《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日本中世以来绘画的主要现象是土佐派与狩野派的活跃。土佐派是大和绘的代表画系,自1407年(应永十四年)以来,宫廷画师土佐光信(1434—1525)在画坛的权威达到了顶峰;另一方面,以狩野派为代表的唐绘,即中国风格的水墨画,起源于室町时代幕府御用画师狩野正信(1434—1530),由其子狩野元信、孙狩野松荣、曾孙狩野永德等薪火相传。“为掌握狩野派三百年画界主权之大祖”,这是日本的独特文化现象。两大画派的主要领域是宫殿、寺院禅房里作为装饰的障屏画。障屏画是障子绘与屏风绘的总称,是最具日本特色的绘画形式。障屏画的全盛期在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也是日本绘画史上最繁荣大气的时期。画面背景大量使用金色,豪华壮美,根据房间的不同用途而主题各异。大和绘与中国风格的绘画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具有极强的装饰趣味,大画面放弃了绘画的文学性,追求绘画自身的构成因素。今天所说的日本画就是由大和绘与汉画在室町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合流而成。
障屏画使室内空间更加调和,甚至与室外庭院浑然一体。16、17世纪也是欧洲壁画艺术最后的辉煌时代,狩野永德的《唐狮子图屏风》、长谷川等伯的《枫图壁贴》与同时代的欧洲壁画相比,虽然规模小得多,但从中可见许多东西方艺术的差异与可比之处。欧洲壁画的主要内容几乎都是围绕人物形象展开的神话故事或传说,日本障屏画则以花草树木等风景或想象中的动物为主题;欧洲壁画的构成多基于透视原理,画面空间与周围的壁面没有联系,以扩大视觉空间为目的;日本障屏画则通过对空间的否定使现实环境产生变化,以营造全新的空间感觉,同时洋溢着季节感等更深层的自然精神。“豪华的装饰壁画并不属于平民阶层,而是属于武士阶级与富裕商人的贵族艺术。相对于此,后来作为平民艺术的浮世绘,构图与色彩都更趋大胆丰富,较之障屏画更具描写性与通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