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日本的绳纹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一万两千年前的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发现,绳纹人在距今约九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定居生活,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是陶器,因陶器上的纹饰主要以绳纹压印构成而得名。绳纹陶器被划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晚期,最精彩的陶器造型出现在中期,是日本中部地区出土的火焰形陶器,表现出原始日本人的旺盛生命力和对装饰性的崇尚。器体上饰以粗犷的黏土条并用手指施以强有力的涡卷纹、曲线纹和直线纹,强烈的凹凸感营造出立体雕塑效果。“这里所表现出来的作为后来日本美术特色的纤细的工艺性格是不容忽视的。”
尽管日本的本土文明姗姗来迟,但从蒙古、高加索等地迁徙而至的“渡来人”带来的大陆文明使日本文明跨越了青铜时代,直接从石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然而,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绳纹时代形成的日本原生态文化并没有被外来文化取代,依然潜藏于当代文化的深层。“‘渡来人’是最早期日本文化的恩人,即使如此,日本人也始终是以深层的绳纹精神来接纳大陆文化,从而使日本母体文化更加充盈,不断走向成熟,即形成‘绳魂弥才’的文化模式,这便是日本文化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质所在。”
火焰形陶器

(新潟县笹山遗址)
高46.5厘米
绳纹中期
新潟 十日町市博物馆藏

被学界称为“绳魂”的原生文明是基于日本的原始神道建立起来的,宏观上可概括为自然本位与现世本位思想,微观上则表现出崇尚自然的情感、生命和谐意识、性文化的开放意识等。尽管后来大陆文化的强力影响导致日本文化的飞跃与革新,但在汹涌的历史潮流之下,依然有着沉稳的潜流在深层流淌,这就是千古不变的绳纹之魂,不断地对外来文明进行修正和更改。“由于绳纹文化和‘外来的’新文化的融合正好发生在日本民族的性格形成期,所以对日本此后形成从大陆上吸收先进文化的品性有相当大的影响。”

关注

俵屋宗达障屏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将装饰性手法运用于大画面制作。从他的经典之作《风神雷神图屏风》中可以看到,从具象到抽象,从绘画性到装饰性,大面积的金色背景在赋予画面以抽象性的同时,封闭了画面的深度空间,将构图在简练的平面上展开。鲜明的色阶对比有力地衬托出无以言说的神性,富有弹性的线条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动感,甚至可以从二神略带谐谑的神态上感受到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与乐天的精神状态。日本设计师原田治指出,俵屋宗达的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心灵体验,其源流可以追溯到绳纹时代。正如从绳纹陶器丰富的造型表现上可以看到的那样,那是一个灵感丰富的时代。俵屋宗达的作品表现出了绳纹时代工艺品的丰富性、本土性和亲切感,奔放的装饰纹样与绳纹陶器的装饰美感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

风神雷神图屏风
俵屋宗达
纸本金地着色 二曲一双
各169.8厘米×154.5厘米
17世纪前期
京都建仁寺藏

俵屋宗达的艺术继承平安时代华丽的装饰风格,善于借用古典图式并发挥出创造性的天才,为后来浮世绘的“见立绘”样式开了先河。他的经典作品《关屋图屏风》取材于《源氏物语》,辉煌的金色衬底与斜贯画面的青绿山坡相呼应,集中于画面右下端的人物车马刻画入微,透露出精致的工艺感,与抽象简约的整体画面形成强烈对比,由此看到他对《源氏物语绘卷》样式的理解、继承与发展。“青绿的美丽单色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如马蒂斯的平面剪纸般抽象。其形状是简单的,极度抽象化、样式化了的。如果只把那山形提取出来,几乎就是不折不扣的现代抽象绘画。”

源氏物语 关屋图屏风
俵屋宗达
纸本金地着色 六曲一双
各355.6厘米×152.2厘米
17世纪前期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俵屋宗达着迷于黄金般辉煌的画面效果,他的障屏画的最大特征在于排除了背景的深度空间,放弃了飘浮不定的金云装饰手法,在单纯的金箔平面上直接落笔。俵屋宗达善于发挥金泥、金箔的坚实质感,这得益于他此前大量制作以金泥为材料的工艺品。同时,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国泰民昌的“弥勒之世”,富庶的社会背景也是潜在渊源之一。他作品中的典雅风格来自平安王朝的贵族气质,而新兴市民文化又为他的艺术注入浪漫情怀,在承前启后的源流中,俵屋宗达凝练出日本美术的精髓。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