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第五章 风景花鸟画】

江户时代后期,平民旅行热不断升温,由此催生了大量以“名所”和“街道”为主题的浮世绘系列。日语的“名所”即“景点”或“名胜”,“街道”即道路,名所绘和街道绘就是表现各地名胜和江户通往外地主要道路沿途风景的绘画。19世纪30年代(天保年间)是浮世绘风景画的成熟期,也恰是日本民间旅行热潮兴起之际,富裕起来的江户平民拥有较大的国内旅行自由。得益于幕府推行的“参勤交代”制度,各地道路交通和沿途食宿设施日趋完善,18世纪之后,从偏远的山坳到汪洋中的孤岛,都有道路或舟船连接。因此,当美人画和歌舞伎画日渐没落之际,风景画成为浮世绘这个多彩的平民艺术的最后一场嘉年华。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来自西方和中国的艺术也对浮世绘风景画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

关注

菱川师宣在1683年(天和三年)的绘本《花鸟绘尽》是他唯一的花鸟画作品,也是浮世绘最早的花鸟画。17世纪80年代后期(贞享至元禄年间)他又制作了手绘《花鸟风俗画帖》,有明显的古典风格,基本上是将狩野派的构图、用笔和着色等技法直接移植过来。后来的鸟居派画师们也制作过一批以飞禽走兽、植物花卉为主题的版画,如《雪竹之雀》《梅之锦鸡鸟》《牡丹之唐狮子》等。锦绘的发明为表现自然界丰富色彩的花鸟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空拓等技法的应用更丰富了花鸟质感的表现效果。

猫与蝶
铃木春信
中版锦绘
24.8厘米×19.8厘米
18世纪后期
伦敦 维多利亚博物馆藏

见立草木八景 白牡丹暮雪
矶田湖龙斋
中版锦绘
24.8厘米×17.6厘米
18世纪后期
伦敦 维多利亚博物馆藏

群蝶画谱
窪俊满
色纸版拓物
1789—1818年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