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https://shimo.im/docs/473QMy6aQyu2my3w/」
本书是我的散文选集,大部分来自同名波兰语文集。从某种角度说,它可以被当作一本旅行指南,通向由不知名的“另一个欧洲”所滋养的文学意识。我选择用立陶宛大公国古老首都那些街道的画面充作引子。随后的两篇对话需要几句注解:托马斯·温茨洛瓦是一位杰出的立陶宛语诗人,曾是持异见者,现在在耶鲁教书。不久以前,我们一起出现在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的大讲堂内,面对约两千名学生,讨论民族主义可能会成为波兰与立陶宛和谐共存的障碍。他站在了亲波兰的角度,而我是亲立陶宛的。
——「前言」
【第四部分 两幅肖像】
齐格蒙特是一只嗡嗡作响的蜜蜂,寻找着生命的甜蜜,也寻找潜藏在历史大事件背后的魔鬼信仰:这两者之间很难和谐统一。他成长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波兰,在那时看来,一切后来发生的事都是不可思议的。他来自一个颇有声望的家族,我猜那些战前认识他的人能从他身上看出许多受宠的显贵家族独子常见的性格特点。一位英俊男子,相当富裕,会从手艺精妙的裁缝那里定制衣衫;咖啡馆和舞厅的常客,喜爱社交,人缘上佳:他可能是众人眼中典型的纨绔子弟,不过他那受过良好教育的开明父亲(罗兹的一位社会工作者,也算是个文人)将对书籍的热爱传染给了他。完成学业并在炮兵学院服完兵役后,齐格蒙特在卖烧碱的索尔维集团做文职。他有一份体面的收入,买了车,旅行过,生活过。他遇见了一位刚刚完成法学学业即在律师事务所闯出名气的年轻女子,和她结了婚。佐西亚是个可爱的女人,她的美貌与超凡的美德共存,这点齐格蒙特可能一眼就看了出来。他才思敏捷,感情用事,而且我认为他还有一种非常快乐的气质,从不为自己得到了别人没有的诸多物质和幸福良心不安。他的怀疑主义和某种内在的自由主义使他免于深刻的内省和本世纪的意识形态侵扰。他天性好静,避免卷入政治。
——《齐格蒙特·赫兹》
只有当一个集体存在得够久,它才恰好凭借自身的幸存,在回忆中变得像一首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