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GPT-5.1 API 默认是无推理(none reasoning)的,怪不得用的时候感觉快了很多。这个是有点鸡贼了,感觉是为了节省算力的小伎俩。需要手动调整为 medium 或 high 才会出现思考过程。如果不调整,5.1 会使用接近于 GPT-4.1 的智力给出答案。

显示全部对话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的 Copilot 功能真的挺好用的,尤其是阅读英文文档时候。可以一个指令翻译成中文来理解,而且格式精美。现在 Office 365 的套餐可以用上 GPT-5 了,这个工具可用性提升了一个档次。之前只有一个快速响应的模型感觉很傻也很懒,往往只是做总结而不是全文翻译。

AI 目前还在高速发展,背后的隐私问题被掩盖。目前使用 AI 尽量不要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包括姓名、住址、银行卡信息等,因为有些厂商会公开发布 prompts 信息。尤其是一些中转站,或者三方提供免费模型的。记住:AI 可以干活,但不能信任他们,他们可能会出卖你。

OpenRouter 就明确告诉用户” Some providers of free models may publish your prompts and completions to public datasets for research purposes.”

Github Copilot 给大多数模型都上了枷锁,上下文窗口几乎都是 128K :ablobsadpats:

显示全部对话

OpenAI 官方给出的自家各种模型到 GPT-5 的过度方案。用过一段时间 4.1 现在发现没有 Thinking 过程的模型虽然输出很快,但是答案质量要明显低一些。

显示全部对话

Github 的 Vibe Coding 有几条不同方向的产品线:VSCode 中的自动补全、对话、网页版的 Chat、Github Agent 还有自带虚拟机环境的 CodeSpace。每种体验不尽相同,最省事的就是 Agent,提出需求只要等着就行,不需要在 Console 里操作,也不用去管用了什么模型, AI 各种输出也隐藏了起来不用去看。完事后自动发一个 PR,审核通过就行。虽然速度慢点,感觉这个方向是以后的趋势。

显示全部对话

越来越发现 O3 比 GPT-5 用起来更友好舒服。GPT-5 输出的知识过于精炼、专业和点到即止,答案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从来没见过的专业术语。GPT-5 的答案是给行业领域的专业用户来看的,如果对行业没那么了解,很难理解它在说什么。给我的感觉就非常像对方是资深业内人士,而我我是外行小白。这种情况换成 O3 就会好很多,你会觉得 O3 亲和力更高,而且更像是老师会默认你没那么专业,答案中会讲解一些附带的知识点。

以下是两种对比,GPT-5 更简短精炼,并且会包含“元包”、“集群”等字眼。说的都对,但需要足够多的前置知识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5

神奇了,Oracle 免费 VPS 在失联一年后又被找回来了。根本原因是我修改了登录的 key 忘记改回来了。当时登录 Oracle 面板时候正好赶上了改版和封号,以为自己账号被封了。今天重新尝试去注册邮箱里找了一下当时的 Cloud Account,输入后竟然成功登录进去了。接着再去之前旧 WSL 里找到了原先正确的 key 配置,也很顺畅登陆进去了。机器启动两年了,上次登录是一年前。一年没管还悄悄运行着,我看 Oracle 也是挺可以的。👍

显示更早内容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