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去的诗人在百年后,甚至千年后,又重新被人认识,又能发生作用,在文学史上是数见不鲜的事,人们把这现象称作“某某的再生”。所谓再生,按照情形的不同,有的由于“同”,有的由于“异”;前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在过去某某诗人的身上发现同点,起了共鸣,后者是一个时代正缺乏某某诗人的精神,需要他来补充。
——《杜甫和我们的时代》
福氏从《焚书》里找出李贽的《赠利西泰诗》,他把这首诗逐字说明后,附带着说,总观全诗,除却典故的堆砌外,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以李贽反抗的精神,尚不能稍微脱却文学上传统的藩篱,也足见在中国摆脱成规的不易了(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