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去的诗人在百年后,甚至千年后,又重新被人认识,又能发生作用,在文学史上是数见不鲜的事,人们把这现象称作“某某的再生”。所谓再生,按照情形的不同,有的由于“同”,有的由于“异”;前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在过去某某诗人的身上发现同点,起了共鸣,后者是一个时代正缺乏某某诗人的精神,需要他来补充。

——《杜甫和我们的时代》

@reading

Kritik(批评),这字希腊的字源含有区分判别的意义,Polemik(论战)则源于希腊文的Polemos(战争)。所以文字学和史学上的校勘、考据,在西方都叫作Kritik,至于Polemik则是学术上思想上不同流派的争辩。前者判别是非真伪,后者多半否定他所攻击的对象。这两件事在文艺界更常常发生,一个是估量作品的价值,指出它的优点或弱点;一个是拥护或反对某一种思想。

——《批评与论战》

关注

尼采更认清他个人的命运:他否定一向被认为是好人的人们和一向被认为是好的道德的道德,他重估一切的价值。他认为宽容是“对于是与非的无能为力”,是“对于自己的理想的不信任的明证”。并且他的战略更趋极端,他说:“第一,我只攻击那些已经胜利的事物,——斟酌情形我得等候,直到它们胜利时。第二,我只在我得不到战友,我孤立,——我一人置身危境的地方攻击那些事物。……我从来没有走过一步不发生危险的步骤:这是我对于正确的行动的标准。第三,我从不攻击个人——我利用个人只当作一个放大镜,人们用这放大镜照出一个普遍的但是潜伏的、难于捉摸的危机。”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