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去的诗人在百年后,甚至千年后,又重新被人认识,又能发生作用,在文学史上是数见不鲜的事,人们把这现象称作“某某的再生”。所谓再生,按照情形的不同,有的由于“同”,有的由于“异”;前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在过去某某诗人的身上发现同点,起了共鸣,后者是一个时代正缺乏某某诗人的精神,需要他来补充。

——《杜甫和我们的时代》

@reading

《画廊集》里有三篇介绍这三个作家的文章,其中有些话像是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说明。广田在许多年后写的《诗的艺术》的序里说“我也许只是借了他们的作品来解释我自己”,这话在这里也可以适用。至于作者在那三篇介绍文章里写了些什么,读者会读到,这里无须援引,只引用一句话就够了:“使人在平庸的事物里,找到美和真实。”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李广田文集》序〕

关注

他把这三种文学体裁做了一番精细的比较,归纳起来,散文的特点是“散”,小说应该“严”,诗要“圆”。散文如行云流水,小说是精心结构的建筑,诗是浑然无迹的明珠。同时又说,话不应说得太绝对,他笔锋一转,却以这样一句话做了结束:“假如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它也绝不应当是‘散漫’或‘散乱’而同样的也应当像一座建筑,也应当像一颗明珠。”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