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荷兰】诺伦·格尔茨
虚无主义(nihilism),就像“时间”(根据奥古斯丁)或“色情作品”(根据美国最高法院)那样,是这样一种概念:我们全都非常确定自己知道它们的意思,除非有人要我们给它们下定义。Nihil意味着“虚无”(nothing),-ism意味着“意识形态”(ideology)。但当我们尝试把这两个术语合并时,合并的结果似乎立即拒绝了它自身,因为虚无主义是“关于虚无的意识形态”(ideology of nothing)。这一观念看上去是无意义的,除了意味着某人“相信虚 无”,实在没有更多的作用:相信某物意味着存在某种可 以被相信的东西,但是如果某物只是虚无,那么就不存在 被相信的东西,那么相信虚无就是一种自我反驳的观念。
——「第一章 为什么“一切都无所谓”有所谓?」
波伏娃认为虚无主义是一种“彻底的混乱”,一种“态度”,一种对自己的“毁灭”,以及一种通过“否定”存在来摆脱“焦虑”的方法,并把这些规定概括起来,把虚无主义定义为“失望透顶的严肃性回过头来针对自身”。尼采把虚无主义定义为“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波伏娃 这里是在呼应尼采的定义,因为想要发现生命有意义之证 据的严肃的人无法找到这样的证据,从而在失望透顶中以 对有意义性的拒绝作为归宿。
儿童在发现这个世界缺乏他们期望从中能够发现的意义时,变成了严肃的人。在把意义性想象为某种能够被发现、能够在事物中找到的东西后,儿童就变成了严肃的人,寻求着一个外在的权威,以为后者能够填补这个世界因为意义的缺失而留下的空虚。但由于严肃的人用这样一 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术语想象意义问题,一旦他无法 发现外在的权威,就无法发现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于是, 失望透顶的严肃的人们开始拒绝那个他们曾经拥抱过的严 肃的世界,而最终拥抱无意义性。面对一个没有外在权威 的世界,失望透顶的严肃的人们更喜欢虚无主义式的毁灭,而非对自由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