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圣人,也就是绝对者,他们放下一切心知上对事物的区分,逍遥于绝对的“一”。因此,就算 “六合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之外的神秘世界——确实存在,圣人也只是任凭它存在,并不予以讨论。对于“六合之内”,也就是宇宙内部之事,圣人会对普遍现象进行议论,却不会拘泥于细枝末节。
《春秋》中记录了古代帝王治国理政之史。圣人会详尽地讨论其中记载的具体事实,却不会对其做出武断的价值评判。
世俗之人却将自身对事物的区分评判视为绝对,三言两语便轻易做出价值判断。这是因为他们全然意识不到他们所谓的区分,并不是真正的区分。“辩也者,有不辩也”——真正的辨别区分,是不曾区分过的区分。何谓不曾区分过的区分?那必然是将一切对立与差别原封不动地纳入怀中的智慧,也就是“圣人怀之”。相反,世人则经常自鸣得意地将自己的区分随意说给别人。因此,真正的区分也可以说是将自己的区分隐于心底,不到处炫耀的智慧。
“六合”指天地与四方,也就是宇宙。“春秋经世先王之志”——此句难解,至今已经有多种不同的解读。“经”可理解为治理之意,“志”同“识”,指载入书中的内容,也就是记录。《春秋》应是庄子所处时代流传的一本古代史书,并不一定指孔子编撰的那一本《春秋》。《论语·灵公》曾在记录孔子之言时使用了与“圣人怀之”相似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