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一名画家的前途】
▷第一章 本质
图注:伦勃朗,《戴护喉的自画像》,约1629年。木板油画,38厘米×30.9厘米。纽伦堡,日耳曼国家博物馆
伦勃朗(Rembrandt)曾身披盔甲给自己画像。他穿的并非全身套甲。没有人愿意穿那样的成套盔甲,除了骑兵,因为骑兵极易被长矛兵从马肚子底下刺到。但是,伦勃朗会经常性地戴上他那副护喉。这是一副用铰链连在一起的领甲,用来保护头颈底部、锁骨和上背部,领甲上方系着一条丝质骑马领巾或者围巾,看起来非常得体;这一抹钢铁让他不致被人认为过于轻浮。不过他并不打算去军营报到,尽管他二十三岁了,已到参军的年龄,尤其是兄长在磨坊中惨遭意外、落下了残疾以后。这是一件在社交场合穿的盔甲,带有一种军装的时髦感,就像20世纪久坐的政客们装模作样地穿在身上的戎装,或者“都市伞兵”穿的防弹背心一样。正是这副铆钉闪闪发光的护喉,给予了伦勃朗一种不用入伍便可展现出的军人风度。
伦勃朗全身心地绘制画中的每一个事物,尤其关注阁楼画室角落里那一小块灰泥。灰泥位于墙与大门柱竖梁的相交处,它向房间内突出,已经开始剥落、掉灰,露出了一片三角形的玫瑰色砖块。这是由莱茵河的湿气造成的,油汪汪的绿色河水在运河上形成了冰冷的薄雾。湿气偷偷地侵入沿街那些带山墙的房子的裂缝和百叶窗。在那些分布在木材街(Houtstraat)和拉彭堡路(Rapenburg)的富有市民——教授和布匹商人——居住的大房子里,侵入房屋的阴湿气会碰上屋内的瓷砖,被它们抵挡住,抑或完全被阻断、掩盖。一排排的瓷砖从墙角开始铺设,随后根据主人的财富水平和品位向上铺开。如果房屋主人财富平平,他们就会铺设一系列的长条瓷砖,上面刻着孩童嬉戏的场面或者谚语格言;若经济允许,就会在上面再加一些别的东西。如果已经很有钱了,他们就会用一片片色彩绚丽的瓷砖拼凑成一整幅图——一只插满花的大花瓶、一艘全速前行的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商船,或是“沉默者威廉”的画像。但是,伦勃朗的画室空空如也,上述这些陈设一点也没有。湿气没有受到任何阻挡,渗透进了灰泥之中,拱起了泥坯子,鼓起了墙面,在水汽聚集的角落里,墙面裂了缝、开了口。
伦勃朗喜欢描绘这样的东西。自一开始,他就对破败之物极感兴趣。那是残缺之物的诗篇。他喜欢描绘世俗经验留下的痕迹:凹痕和麻子,红眼眶的眼睛和结痂的皮肤,这些赋予了人物面容一种斑驳的丰富感。花斑、瘰疬、污点,还有硬结的血块,这些都是他带着欣喜之情近距离观察的东西,是他用抚弄的目光细细打量的不规则之物。除了《圣经》之外,他只对“衰败之书”感兴趣,书中的真理写在老汉和老妇额头镌刻的皱纹里,体现在破旧谷仓凹陷的木头、废弃建筑里布满青苔的石雕、病狮子罹患疥癣的毛发上。并且,他是一个上了瘾的剥壳者,渴望剥开事物和人物的表皮,剔出其中包裹着的内涵。他喜欢漫不经心地思索外在和内在之间、易碎的外壳和脆弱的内核之间尖锐的差异。
伦勃朗不仅仅是在招揽生意,抑或否认他只是个庸常画家(pictor vulgaris)的说法,他在意的是更具野心的东西。他将自己展现为绘画的化身:绘画所需的技巧、自律、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这就是为何他穿着如此具有礼节感的衣服,或者更确切地说,袍服:正式的襞襟;恢宏无比的蓝色无袖短外套,外加金色的披肩衣领和腰带。整套装扮与17世纪50年代的自画像素描和油画中那种衣形怪异、色彩暗淡的工作套装相去甚远。不仅外部世界从他对画板的狂热凝视中被隔绝在外,我们也一样。他完全沉浸在精神世界之中,被一种纯粹的思绪、一种诗意的“狂热”的涌动牢牢控制,研究者在论述米开朗琪罗时确信这种狂热就是神灵催生的创造力之核。
《艺术家在他的画室》究竟画的是哪个确切的作画阶段,这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是最初的构思时刻,先于在画板上留下任何一笔。还有一些研究者坚持认为,既然画家的手上握着几把小刷子,并且还有一根在绘制细节时用来稳定手部的支腕杖(它起到的作用就像台球架杆),那么这一定是在收尾过程中的暂停时刻——艺术家往后站,仔细思索着该在某处添加最后一笔。不过,这不是一个类型化的场景,不是靠工作维持生计的青年伦勃朗的日常写照。这是一条紧凑的语法,一种将绘画既当作名词又当作动词的表述:工作和使命;机械和魔法;繁重的工作和飞翔的幻想。
伦勃朗的双手——他的艺术的操作元件——抓着调色板和画刷,一根小拇指弯着,紧紧贴着支腕杖。一抹阴影落在他的眉毛和脸颊上,或许这让他也成了一个被诗意的忧郁笼罩的人,一个和惠更斯一样的忧郁兄弟,而且在气质上与最著名的忧郁者丢勒相近。他脸庞的下方沐浴在一道更为明亮的光线中,但凭借这一点,不足以对他是怎样一个人给出随意的猜测。这是伦勃朗的独特之处,他乐此不疲地通过每一幅蚀刻版画来改变自己的面容:周一,乞丐;周二,无赖;周三,悲剧演员;周四,小丑;周五,圣徒;周六,罪人。但这一天是周日。而在周日,这位演员取消了他的日场演出。他的脸是一部合上的书。画中的他没有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