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by 邱畅
▷绪论:https://shimo.im/docs/wV3VMK4DGYuwr4Ay/
从表面上看,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艺术为主旨;从根本上看,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仍然以生命本体的终极体验为主旨。纳博科夫认为,人的本能和本性以艺术创造的形式存在,并且借助艺术的建构使生命具有存在的方式、秩序和意义。艺术创造使人产生一种必然感,这种必然感是人在时空位移中的客观存在所带来的体验。由此可以判断,纳博科夫认为人的生命与艺术创造具有同质同构造,鉴于这种同质同构造的存在,人们将在文学创作中获得一种存在的时间感。人们一旦获取这种时间感,便具有追溯过去、把握现在以及预测未来的能力,从而使人们从时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时间对人们的奴役和控制。
——「绪论」
艺术与死亡相互关联,艺术是人类与死亡沟通的媒介。“人们在死亡面前创造了艺术,而艺术又使人们坦然地面对死亡,把最深刻的恐惧感转化成为一种最疯狂的欢愉。”艺术的领域从不缺乏对人的吸引力,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可以丰富和陶冶人的生活。人可以执着于艺术,但是不可以沉迷于艺术。如果一个人过分沉迷于艺术而无法自拔,那么这个人将会脱离现实生活,并最终走向死亡的深渊。
虽然死亡是令人悲痛的,但死亡也能给人以解脱,因此死亡便成为一种极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现实世界是残酷的,面对人们的是诸多痛苦与无奈,但是纳博科夫已经为人们找到除死亡之外的更好的出路,即“彼岸世界”。在“彼岸世界”中,没有现实世界的残酷,也没有人性的丑陋,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思想的自由驰骋以及时间的自由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