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by 邱畅
▷绪论:https://shimo.im/docs/wV3VMK4DGYuwr4Ay/
从表面上看,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艺术为主旨;从根本上看,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仍然以生命本体的终极体验为主旨。纳博科夫认为,人的本能和本性以艺术创造的形式存在,并且借助艺术的建构使生命具有存在的方式、秩序和意义。艺术创造使人产生一种必然感,这种必然感是人在时空位移中的客观存在所带来的体验。由此可以判断,纳博科夫认为人的生命与艺术创造具有同质同构造,鉴于这种同质同构造的存在,人们将在文学创作中获得一种存在的时间感。人们一旦获取这种时间感,便具有追溯过去、把握现在以及预测未来的能力,从而使人们从时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时间对人们的奴役和控制。
——「绪论」
时间无法逆转,无法挽回。时间是人类始终关注的永恒主题,但是人们却无法超越时间。人永远无法摆脱时间的困境,时间的有限性与无法超越性将人桎梏于悲剧结局之中。乌托邦充分反映人们对当下的失望,反映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在怀念过去与追求未来的过程中,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模糊的时间意识下相互混淆,并且将当下消解,使人们更加迷恋于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由于自身坎坷的生活阅历,纳博科夫对时间的困境具有独到的见解。纳博科夫认为时间犹如一道环形的监狱,人们困在其中,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完全陷于迷惘之中,找不到出口。时间是人们无法逃避的问题,时间看似无边无际,广袤无垠,实则为一座环形监狱,人们桎梏于其中,失去自由,根本无法逃出时间的牢笼。纳博科夫将这一观点应用于小说创作之中,在小说中探讨时间,小说中的人物也必然无法逃脱“时间之狱”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