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by 邱畅
▷绪论:https://shimo.im/docs/wV3VMK4DGYuwr4Ay/
从表面上看,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艺术为主旨;从根本上看,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仍然以生命本体的终极体验为主旨。纳博科夫认为,人的本能和本性以艺术创造的形式存在,并且借助艺术的建构使生命具有存在的方式、秩序和意义。艺术创造使人产生一种必然感,这种必然感是人在时空位移中的客观存在所带来的体验。由此可以判断,纳博科夫认为人的生命与艺术创造具有同质同构造,鉴于这种同质同构造的存在,人们将在文学创作中获得一种存在的时间感。人们一旦获取这种时间感,便具有追溯过去、把握现在以及预测未来的能力,从而使人们从时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时间对人们的奴役和控制。
——「绪论」
“所谓时距,是指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长短的比较。”热奈特认为应该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准衡量时距,他主张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准分析叙述的不等时性,认为零度时距并不存在。时距是叙事中故事所占的时间长度。一部作品可以叙述某人的一生,也可以叙述某人的一个人生阶段,只是叙述的详细程度存在差异。时距分为四种情况。第一,概要。“所谓概要是指在文本中把一段特定的故事时间压缩为表现其主要特征的较短的句子,故事的实际时间长于叙事时间。”概要是对故事中某一时间段内的事件进行总结,一般不会详细记录,只是一笔带过。概要比较简短,主要发挥过渡性作用,在故事中居次要地位。第二,停顿或描述性停顿。停顿是对风景、环境的描写或者对人、事物或者场景的描述。它们不是故事中的事件,而是事件发生的环境、前景以及对某人的印象和观感;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起铺垫作用。在停顿中,对事件、环境或背景的描述被极大延长,故事时间暂时停止。故事停滞时,叙事聚焦于某些因素。停顿并不干扰故事而是推进故事的发展,透露叙述者对事件或者人的态度或情感。第三,省略。省略是指与故事时间相比较,叙述时间为零,叙述过程中在某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件往往因缺乏重要性而被省略。第四,场景,即叙述的实际情景。故事时间大致等于叙述时间。场景是对叙事中人物谈话的细致描写或对人物采取行动的直接描述。场景直观揭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场景是叙述对戏剧规则的全面运用,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话和简单外部行为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