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by 邱畅
▷绪论:https://shimo.im/docs/wV3VMK4DGYuwr4Ay/
从表面上看,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艺术为主旨;从根本上看,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仍然以生命本体的终极体验为主旨。纳博科夫认为,人的本能和本性以艺术创造的形式存在,并且借助艺术的建构使生命具有存在的方式、秩序和意义。艺术创造使人产生一种必然感,这种必然感是人在时空位移中的客观存在所带来的体验。由此可以判断,纳博科夫认为人的生命与艺术创造具有同质同构造,鉴于这种同质同构造的存在,人们将在文学创作中获得一种存在的时间感。人们一旦获取这种时间感,便具有追溯过去、把握现在以及预测未来的能力,从而使人们从时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时间对人们的奴役和控制。
——「绪论」
热奈特将叙事时序与故事时序之间的倒错分为“追叙”与“预序”。“追叙”是“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在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中,根据“追叙”与“第一叙事”在跨度和幅度上的差异,热奈特将“追叙”分为“外在追叙”“内在追叙”和“混合追叙”三种。“外在追叙”是指追叙完全发生在主要时间跨度之外,“内在追叙”是指追叙发生在主要时间跨度之内,“混合追叙”是指从主要时间跨度的内部开始,而在它之外结束。其起点在“第一叙事”的起点之前,而终点已在其后,即“追叙”的事件发生在“第一叙事”开端之前,却延续到这一开端之后。在一部情节复杂的小说中,“外在追叙”“内在追叙”以及“混合追叙”时常混杂出现,形成不同的叙事风格。尽管“内在追叙”与“外在追叙”对应,但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首先,“内在追叙”的内容仍发生在“第一叙事”的时间层面上,只是在出现的先后顺序上稍作调整。其次,“内在追叙”与“外在追叙”在文本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内在追叙”只是一种技巧上的“错时”,是通过“错时”的手法扰乱读者按部就班的阅读“惰性”,以达到一种“陌生化”效果,增强读者对小说中时间顺序上的“混乱”的感受力度,并延长这一感受时间。再次,与“内在追叙”相比,“外在追叙”作为形式上的技巧是作者真实感受的表达本身。“内在追叙”多与故事内容相连,表现为一种连续性,而“外在追叙”则大多不与故事内容在时间顺序上衔接,表现为一种断裂,这些断裂的“外在追叙”均为一个个记忆的碎片,而碎片正是记忆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