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版一个脏字是违法的,就连说说也不行,但没有哪个民族像英国人这样喜欢说脏话。同样的,任何反映卖淫的戏剧都会被禁止在英国的舞台上演,而妓女会遭到指控,但我们都知道,和其它地方一样,卖淫在英国非常普遍。有迹象表明,目前这种状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已经看到,比起五十年前,文学享有了一点比以前更大的自由。
要是政府勇敢地废除所有文学作品的道德审查制度,我们将会发现我们被一小撮人玩弄了数十年之久。而废除这一制度一个世纪后,我们可以肯定,对文学作品进行道德审查这一奇怪的制度在文学世界里似乎就像中非的婚姻习俗一样那么遥远而奇特。
——《英国的审查制度》
我的来信者还补充说:
“失业总是被提起——相当频繁……当然,救济金和工会则从未被提起。这或许是受到这几家最大的女性杂志出版社都没有设立工会这件事的影响。没有人被允许批评体制,或揭露阶级斗争的实情,社会主义者这个词从来不被提起——所有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但或许可以补充有趣的一点,那就是,阶级情感并没有完全消失。有钱人总是吝啬、凶残和狡猾的挣钱机器。那些有钱有闲的纨绔子弟几乎总在想着和女人偷情,而女主角则被她那强壮勤奋的工友给救出来。开着汽车的人总是‘坏人’,而穿着剪裁得体的昂贵西装的人几乎都是骗子。大部分这些故事的理念就是,即使当上银行经理的妻子,有高收入也不代表幸福。有一个正直善良的丈夫,即使生活再穷,还有好几个孩子要养,住的是一间‘小茅屋’,生活也是美好的。这些故事刻意要表现贫贱生活并非真的那么糟糕,至少你是诚实快乐的人,而财富则会招来麻烦和损友。穷人被鼓励追求道德上的价值,因为这是他们所能做到的。”
我可以在这里进行许多评论,但我选择探讨关于穷人的道德优越性和没有被提及的工会和社会主义。无疑,这确实是刻意为之的方针。我确实在一份女性报纸上读到过一则描写煤矿罢工的故事,即使在这一情境中,行业工会主义也没有被提起。当苏联参战时,一份这种报纸立刻及时跟进,开设了一个名为“她的苏维埃爱人”的连载专栏,但我们或许可以肯定马克思主义不会是主题。
事实上,这种穷人在道德上的优越感是统治阶级捣鼓出来的最致命的逃避现实的幻想。你任人践踏和欺骗,但在上帝的眼中你要比压迫你的人更优越,通过电影和杂志等形式,你能意淫自己凌驾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打败你的人之上。在任何希望取悦广大群众的艺术形式中,一个富人战胜一个穷人是几乎闻所未闻的事情。富人总是“坏蛋”,他的阴谋诡计总是会受到挫折。“善良的穷人打败有钱的坏蛋”是为人所接受的公式,而如果情况调转过来的话,我们就会觉得哪里出了严重的差错。在电影里和廉价杂志里这是显而易见的,而最显而易见的或许就是那些老默片,它们在不同的国家上映,必须吸引三教九流的观众。观看电影的大部分人是穷人,因此把穷人设为主角是明智之举。电影巨头、报业大亨等人靠宣扬“财富是邪恶的”而大肆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