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出版一个脏字是违法的,就连说说也不行,但没有哪个民族像英国人这样喜欢说脏话。同样的,任何反映卖淫的戏剧都会被禁止在英国的舞台上演,而妓女会遭到指控,但我们都知道,和其它地方一样,卖淫在英国非常普遍。有迹象表明,目前这种状况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已经看到,比起五十年前,文学享有了一点比以前更大的自由。
要是政府勇敢地废除所有文学作品的道德审查制度,我们将会发现我们被一小撮人玩弄了数十年之久。而废除这一制度一个世纪后,我们可以肯定,对文学作品进行道德审查这一奇怪的制度在文学世界里似乎就像中非的婚姻习俗一样那么遥远而奇特。
——《英国的审查制度》
一两个星期前,我得到克里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先生最近出版的一本书《超越个体》(那是重印的关于神学的系列广播),从护封的宣传上我了解到,一位比较有头脑的书评家将他早前的一部作品《地狱来鸿》与《天路历程》相提并论。“我毫不犹豫地将刘易斯先生的成就与《天路历程》相提并论。”这就是他的原话。这里是《超越个体》一段很有代表性的节选:
你知道,即使在人类的层次上也存在着两种伪装。有一种伪装是不好的,那种伪装并非出于真诚,就像一个人假装要帮你,但并没有给予帮助。但还有一种是好的伪装,能够引至真诚的事情发生。当你心情不好但你知道自己应该表现得友好时,你应该做的通常就是装出很友好的样子,好像你是一个比真实的自己更加和气的人。正如我们都知道的,几分钟后你的心情要比刚才友好了许多。在很多时候,让自己获得某种品质的唯一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行为展现得好像你已经拥有了那种品质。这就是为什么儿童游戏如此重要。他们玩过家家,假装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扮演士兵,扮演店主。但他们在锻炼力量和培养智力,因此假装是成年人为他们带来了真诚的帮助。
这本书自始至终就是这样,我觉得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把刘易斯先生与班扬视为同一层次的作家之前会犹豫很久。你必须考虑到这些文章是重印的广播稿,但即使在广播节目中,也实在是没有必要用那些低俗的、无关痛痒的话侮辱听众,如“你知道的”和“提醒你一下”,或像“糟透了”、“好得很”、用“特别”代替“尤其”、“真丢脸”等等这些爱德华时代的口头禅。当然,它的理念是说服心存疑虑的读者或听众,一个人能同时做一个基督徒和“快乐的好人”。我想象不出这一番尝试会有多大的成功,而且英国广播电台对播音员的言论有所约束,使得任何关于神学问题的真实探讨,即使从正统神学的角度,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刘易斯先生在目前很受欢迎,他所得到的广播时间和他所获得的夸张的褒扬都是不好的迹象,值得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