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如图)
▷导言:shimo.im/docs/vVAXMwzYrwhd9X3m

「​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曾说,丹穆若什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那个人。丹穆若什或许就像老欧洲的文艺复兴人,当文明晦暗不明的时候,他会通过自己思想的燃烧,让思想和艺术的光明延续下去。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既是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也是为人类文化建立一个纸上的记忆宫殿。这记忆既是丹穆若什个人的,也属于近五个世纪以来世界的共同文化记忆。这个独特的写作计划,体现了在危机时刻不退缩的人文力量,当病毒流行的时候,有人依旧在自己的书桌前读书、写作,为黑暗的天地燃灯,给予人间一种希望。」

【第四章 威尼斯——佛罗伦萨:看不见的城市】

16 《马可·波罗游记》
17 但丁《神曲》
18 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
19 唐娜·莱昂《从封面来看》
20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关注

但丁是在创造一种革命性的新意大利语,无缝衔接朴素实在的语言和卓绝的神学洞见。他的论著《论俗语》就探讨了要创造一种真正的文学意大利语,这本著作用拉丁文写就,大概作于一三〇二年至一三〇五年间,在他开始流亡之后不久。但丁属于归尔甫白党,而白党在佛罗伦萨持续几十年的内斗中失势,随即造成他的流亡。在《论俗语》中,他要赋予意大利语等同于拉丁语的尊严。这个做法有极大的挑战性,不仅因为“俗”语地位低下,而且那时根本没有“意大利语”这回事。当时(现在也一样),有的是过多的各式不同方言——但丁讨论了十四种,没有一种在诗人的耳中是没有缺点的。比如,他声称,要是热那亚人不会用字母z,他们就没法说话了,“因为z构成了他们俗语中最重要的部分,当然,这个字母要发音,如果不用相当粗暴的方式,是发不出来的”。(如此说来,我要承认我在上一本书中,用意大利语引用一篇针对《小说的去民族化过程》的批评文章,纯粹是要享受在单独一个词里有四个z的乐趣。)
有趣的是,但丁并不认为自己的托斯卡纳方言比其他方言更高明。尽管他宣称“我如此热爱佛罗伦萨,因为爱她才遭受了不公正的流放”,他却断言,他的托斯卡纳同胞们“说起话来莫名其妙,因为他们自己的一些诡异之处”,比如认为自己的方言是最高雅的。他认为,托斯卡纳人的卓然物外,仅仅在于他们头脑中毒,是“这一疾病最赫赫有名的受害者”。但丁自己的诗歌将创造出他所追求的那种光彩照人的俗语。要欣赏他的诗歌之力量,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聆听。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