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散文集〕

▷反与正
▷提帕萨的婚礼
▷重返提帕萨
▷杰米拉的风
▷海伦的流亡
▷阿尔及尔的夏天——致雅克·厄尔贡
▷无史之城旅行指南
▷荒漠——致让·格勒尼耶
▷讽刺
▷是与非的间隙
▷魂之死
▷生之爱
▷谜语
▷到海上去——船上日记

有些地方,精神的消亡恰是为了诞生否定精神本身的真理。初到杰米拉时,虽有狂风烈日,但那已是另一段故事。首先要说的是,那里笼罩着一种沉重而无裂隙的巨大静默——犹如天平的平衡。鸟鸣、三孔笛的闷响、山羊的蹄声、天际的隐约喧哗,所有这些声响反而凸显了此地的寂静与荒凉。偶尔,一声脆响或尖啸标志着石缝间惊起的飞禽。每一条小径——房屋废墟间的羊肠小道、廊柱下光可鉴人的石板大街、凯旋门与山岗神庙间的巨型广场——最终都通向环绕杰米拉的峡谷,如同摊开在无垠苍穹下的纸牌。人立于此,心神凝聚,直面那些石头与静默,而日光推移,山峦渐呈紫黛,愈发巍峨。但风永不停歇地吹过杰米拉高原。在这阳光与狂风将废墟与光明混作的混沌中,某种东西正在锻造,它让人丈量出自己与死城孤寂静默的同一性。

——《杰米拉的风》

关注

我们在这片荒芜的壮美中徘徊终日。午后初时几乎难以察觉的风,似乎随时间推移愈发猛烈,最终席卷了整个风景。它从东方远山的缺口奔涌而来,自地平线深处疾驰,在乱石与烈日间倾泻成瀑。永不停歇地呼啸穿行于废墟,在石与土构成的圆形剧场中盘旋,冲刷着斑驳的巨石堆,用气息缠绕每根石柱,最终化作无尽嘶吼倾注在向天空敞开的广场上。我感觉自己如桅杆般在风中噼啪作响。躯干被掏空,双眼灼痛,嘴唇皲裂,皮肤干涸到不再属于自己。曾经正是通过这层皮肤,我破译世界的笔迹。它在此留下温柔或愤怒的印记,用夏日的吐息温暖它,或用霜齿啃噬它。但在长久的吹刮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摇晃,抵抗得头晕目眩,我失去了对身体轮廓的感知。就像被潮水打磨的卵石,我被风抛光,连灵魂都被磨损。起初我只是随风飘荡的微末力量,继而成为其大部分,最终完全与之合一——将我血液的搏动与自然这颗无处不在之心的洪亮撞击混为一团。风依照周遭炽热赤裸的景象塑造着我。它转瞬即逝的拥抱,赋予我作为众石之一的孤独,如一根石柱或夏日晴空下的橄榄树那般孤独。
这阳光与暴风的洗礼耗尽了我全部的生命力。体内仅余微微振翅般的搏动,那生命的怨叹,那精神微弱的反抗。很快,我将自己抛撒至世界四极,遗忘一切亦被自己遗忘——我即这风,是这些石柱与拱门,是散发灼热气息的石板,是环绕荒城的苍白山峦。我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自我正在消融,却又如此真实地存在于世。
是的,我存在于此刻。此刻震撼我的,是我无法再前进一步。像被判终身监禁的人——万物皆在眼前。亦如知晓明日与往后所有日子都将如此的人。因为对人而言,意识到当下即意味着不再期待。若有些风景是心灵的写照,那必是最庸常的。我沿着这片土地追寻某种不属于我,而属于它的东西,如同我们共有的死亡滋味。在如今斜影斑驳的石柱间,忧虑如受伤的飞鸟融化于空气。取而代之的,是这干涸的清醒。忧虑生于活人的心脏,但平静终将覆盖这颗跳动的心,这便是我的全部洞见。随着白昼推移,当声响与光芒被从天而降的灰烬掩埋,我被自我抛弃,对体内那些缓慢说着“不”的力量毫无招架之力。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