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https://shimo.im/docs/913JMJM4dJcvyPAE/
「《全唐诗》收录了420余首涉及侠客书写的诗歌,在唐诗中虽只占很小比例,但与其他朝代相比也算是数量颇丰,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体系。在体裁方面,唐代的咏侠诗涉及古体诗、近体诗、乐府诗、歌行体等,可谓十分完备;在艺术方面,唐代的咏侠诗继往开来,吸收了魏晋诗歌的名士风度,结合了由春秋战国发展而来的侠客精神,发展出豪迈悲怆、恢宏大气的风格,对后世的侠客诗歌产生巨大的影响。」
唐代道教盛行,诗作中的侠客有时也会染上道教的色彩。吕岩诗歌中塑造的游侠就是所谓的“道侠”。在道侠的眼中,宝剑可以行侠仗义,也具有审美功能。“东山东畔忽相逢,握手丁宁语似钟。剑术已成君把去,有蛟龙处斩蛟龙。”“朝泛苍梧暮却还,洞中日月我为天。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先生先生貌狞恶,拔剑当空气云错。连喝三回急急去,欻然空里人头落。”“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人头携处非人在,何事高吟过五湖。”这里的宝剑不仅具有审美的功能,更是道术与游侠精神代代相传的重要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