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菱川师宣的《歌舞伎图屏风》为左右两幅,以俯瞰的全景式画面描绘了当时江户歌舞伎剧场的面貌,生动表现演员和观众的丰富细节,真实记录了当年江户民众的娱乐盛况。画面从右向左推移,从歌舞伎剧场的入口开始,箭楼上悬挂着银杏花纹的幕布,表示这是当时江户最高规格的中村座歌舞伎剧场。门口左右两边的台子上分别有数位招揽观众的侍应,他们身后的墙上挂着七块写有演出剧目的招牌和演员的名字。小屋的前面熙熙攘攘的是被招呼声吸引的来往行人,披着斗笠的演员成群结队,送给演员的豪华礼品堆积成山,生动传达了演员们兴高采烈地期待高水平演出的状态。
右幅屏风的画面主体是开阔的舞台,演出正在进行中,引人注目。舞台下的观众姿态各异,表情丰富。舞台左右设置的“栈敷”是贵宾席,特意为观众提供豪华的坐垫,备有佳肴宴饮,并用屏风将席座隔开,用幕布、竹帘等遮挡其他客人的视线,营造相对封闭的空间以保证他们静心观赏节目。
北楼及演剧图卷(局部)
菱川师宣
绢本着色一卷
697厘米×32.1厘米
1672—1689年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歌舞伎图屏风(右幅)
菱川师宣
纸本着色 六曲一双
各397.6厘米×170厘米1692—1693年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左幅屏风描绘的是幕后,依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包括正在穿戏服、做发型、卸妆的人等。不仅描绘了演员,还描绘了各种职人的姿态,画面充满真实感。接下来的场景就是和剧场相通的剧场茶室,主要是为歌舞伎演员助兴而设,画面以演员和被称为“色子”的出卖色相的少男为对象,是寻欢作乐的男色世界。画面还描绘了座席内以色子跳舞为主的酒宴,庭园里还设了赏樱花的酒席,陪男客人饮酒作乐的演员和色子在一旁侍候。最后的场景是剧场茶室正面的出入口,演员和色子一起迎接武士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