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第一章 浮世之绘】

从17世纪末开始,日本文化中心从古老的京都逐渐转移到幕府所在地江户,日本美术的特征亦自崇尚图案化的装饰意匠演化为以市井为舞台、以民生百态为题材的风俗描绘,浮世绘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浮世绘可解读为“虚浮世界的绘画”,以世俗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因与出世超脱相对,喻入世行乐、人生如过眼烟云之意。几乎所有的浮世绘画师都对当时的流行风尚投以强烈关注并有所反应,同时在表现技法上不断翻新花样。浮世绘有手绘和水印木刻版画两种类型,但现在所说的浮世绘一般指后者,浮世绘的主要成就及其在美术史上的意义也来自版画的形式,因此本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版画上。

关注

回首美人图
菱川师宣
绢本着色
63.2厘米×30厘米
1688—1704年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回首美人图》是现存为数极少、确认是菱川师宣亲笔的手绘美人画之一,也是菱川师宣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构图并非从美人的正面着手,而是朝向背面的一回眸。由于视角新颖,也使画中人物的流行发式与服装纹样有新的表现方式。被称为“玉结”的发式款款下垂,上面还带着透雕的簪子,鲜艳绯红底色的和服上菊花与樱花的圆纹,肩部、袖与腰、下摆三段刺绣花饰,圆形袖的元禄袖,系成“吉弥结”的腰带,生动展现了元禄年间(1688—1703)江户女性的装着风俗。落款署名“房阳”指菱川师宣的出生地房州,“友竹”应是他晚年的画号。从画面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征以及落款来看,这是菱川师宣晚年的作品。虽然冠以“房阳”的署名让人感到陌生,但在此之前冠以“房国”的署名屡见不鲜,表达出菱川师宣晚年的思乡之情。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