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浮世绘对季节的描写十分生动,《妇人泊客图》通过人物手中的团扇和充满画面的蚊帐极力营造夏夜的凉爽。1300多年前的《播磨国风土记》里就有应神天皇使用蚊帐的描述,是日本古籍中最早关于蚊帐的记载。奈良时代中国的女技工带来了绢和木棉,由此制作的“奈良蚊帐”是日本真正意义的蚊帐的开端。战国时代物质匮乏,民间曾一度流行纸张做的“纸帐”。江户时代的俳人小林一茶有“月光皎洁 即使纸蚊帐 我也在家”的名句。江户时代出产于滋贺县近江以麻为原材料的“近江蚊帐”广受好评,也称“萌黄蚊帐”,从武士贵族到平民普遍使用,落语、俳句、歌舞伎和浮世绘等不同艺术形式都有所表现,《妇人泊客图》描绘的就是“萌黄蚊帐”。蚊帐内外六位女性分别以坐姿和站姿依次排列,姿态各异,充分展现出歌麿美人的多样化魅力。
妇人泊客图
喜多川歌麿
大版锦绘
36厘米×27.5厘米
1795年
波士顿美术馆藏
《名妇咏歌 花鸟风月 鸟》是一幅江户夏日风俗画。梳着高耸的岛田髻发型的女子将鸟笼放在水盆上,给笼中的杜鹃沐浴。她身着印有初夏之花、梧桐图案的大花纹浴衣,背景上题写的是平安时代三十六歌仙之一紫式部所作的和歌,歌词大意是对等待恋人的心绪的咏叹。《名妇咏歌》是四幅系列,呈现了古代女歌人所作的四首花鸟风月和歌。
名妇咏歌 花鸟风月 鸟
喜多川歌麿
大版锦绘
35.5厘米×25厘米
18世纪末
私人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