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荷兰】诺伦·格尔茨
虚无主义(nihilism),就像“时间”(根据奥古斯丁)或“色情作品”(根据美国最高法院)那样,是这样一种概念:我们全都非常确定自己知道它们的意思,除非有人要我们给它们下定义。Nihil意味着“虚无”(nothing),-ism意味着“意识形态”(ideology)。但当我们尝试把这两个术语合并时,合并的结果似乎立即拒绝了它自身,因为虚无主义是“关于虚无的意识形态”(ideology of nothing)。这一观念看上去是无意义的,除了意味着某人“相信虚 无”,实在没有更多的作用:相信某物意味着存在某种可 以被相信的东西,但是如果某物只是虚无,那么就不存在 被相信的东西,那么相信虚无就是一种自我反驳的观念。
——「第一章 为什么“一切都无所谓”有所谓?」
在苏格拉底看来,虚无主义可以通过启蒙来克服;在笛卡尔看来,虚无主义可以通过自律来克服。但在休谟看来,虚无主义不可能被克服。它只是个人心理状态的产物。发现自己身处洞穴或“最深的黑暗”中的休谟,不再 尝试讨论或推导走出虚无主义的途径,而是开始玩双陆棋游戏。就像笛卡尔,休谟发现虚无主义内在于他自身。但不像笛卡尔,休谟并没有和他的虚无主义斗争,而是拥抱他的虚无主义。正如笛卡尔所描述的那样,虚无主义是一种慰藉,是保持安全的途径,是“消灭所有这些幻想”的 途径,即使它只是帮助我们尝试忽视这些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