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荷兰】诺伦·格尔茨
虚无主义(nihilism),就像“时间”(根据奥古斯丁)或“色情作品”(根据美国最高法院)那样,是这样一种概念:我们全都非常确定自己知道它们的意思,除非有人要我们给它们下定义。Nihil意味着“虚无”(nothing),-ism意味着“意识形态”(ideology)。但当我们尝试把这两个术语合并时,合并的结果似乎立即拒绝了它自身,因为虚无主义是“关于虚无的意识形态”(ideology of nothing)。这一观念看上去是无意义的,除了意味着某人“相信虚 无”,实在没有更多的作用:相信某物意味着存在某种可 以被相信的东西,但是如果某物只是虚无,那么就不存在 被相信的东西,那么相信虚无就是一种自我反驳的观念。
——「第一章 为什么“一切都无所谓”有所谓?」
通过运用他的语言学训练,尼采开始研究世界本身,尤其是研究这个世界的语言。正是在这里,尼采发现他越是追溯道德的语言——“善”与“恶” 的语言,康德所谓纯粹、理性的语言,摆脱人类历史或人类心理等不纯粹经验的纯粹性的语言——越是找到更多证据,证明道德是不纯粹的,道德只是生存斗争的产物。
道德——或至少尼采时代的欧洲人所认为的道德—— 并非如康德所认为的那样是绝对且普遍的,毋宁说是对立道德之间的战争的最终产物。“善”作为一种价值,已经被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应用于各式各样、相互对立甚至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这一发现说明,不存在什么东西能够保证被作为“善”接纳的东西就是善的,也不存在什么 东西能够保证被作为“道德”接纳的东西就是道德的。在 证明了康德错误地坚持道德具有先天基础(这一基础的真理性独立于经验且因此不会发展变化)后,尼采要求读者严肃对待这样一种观念,即道德不只是后天的,不只是众多可能相互冲突的道德中的一种,更是危险的、敌视生命的。
在《论道德的谱系》第一篇论文中,尼采用他的语文学研究把道德价值的词源学演变上溯至前基督教时代,上溯到至少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价值体系的时代——“主人的道德”和“奴隶的道德”。在尼采之前,黑格尔已经讨论过,伦理生活的观念起源于两种相等力量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导致胜者成为主宰“奴隶”的“主人”,而“奴隶 ”在他们的懦夫博弈中首先退却了。但对尼采来说,谁是主人,谁是奴隶,并非取决于斗争,而是取决于出身, 取决于谁生来强壮,谁生来虚弱。强者统治,只是因为他们能够统治,他们也因此变得更加强壮,而弱者则与此相反变得更加聪明,因为他们被迫用计谋而非蛮力打败主人。于是乎,主人视自身和他们的生理特征为“善”,视不具有此类特征的人为“恶”,奴隶则视主人和他们的行动为“恶”,视不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也就是他们自己——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