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荷兰】诺伦·格尔茨
虚无主义(nihilism),就像“时间”(根据奥古斯丁)或“色情作品”(根据美国最高法院)那样,是这样一种概念:我们全都非常确定自己知道它们的意思,除非有人要我们给它们下定义。Nihil意味着“虚无”(nothing),-ism意味着“意识形态”(ideology)。但当我们尝试把这两个术语合并时,合并的结果似乎立即拒绝了它自身,因为虚无主义是“关于虚无的意识形态”(ideology of nothing)。这一观念看上去是无意义的,除了意味着某人“相信虚 无”,实在没有更多的作用:相信某物意味着存在某种可 以被相信的东西,但是如果某物只是虚无,那么就不存在 被相信的东西,那么相信虚无就是一种自我反驳的观念。
——「第一章 为什么“一切都无所谓”有所谓?」
缺乏真正的学习,这对学生、教师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有害的。教育的银行模式虽然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现状,但有害于社会的未来。正如尼采所警告的那样,维持现状只能导致社会停滞,并最终导致社会解体。就像娱乐那样,教育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容易和更稳定些。但如果成长需要挑战和不确定性,那么一种容易和稳定的生活就只是一种缓慢而稳定的死亡。换句话说,这样一种生活是虚无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