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荷兰】诺伦·格尔茨
虚无主义(nihilism),就像“时间”(根据奥古斯丁)或“色情作品”(根据美国最高法院)那样,是这样一种概念:我们全都非常确定自己知道它们的意思,除非有人要我们给它们下定义。Nihil意味着“虚无”(nothing),-ism意味着“意识形态”(ideology)。但当我们尝试把这两个术语合并时,合并的结果似乎立即拒绝了它自身,因为虚无主义是“关于虚无的意识形态”(ideology of nothing)。这一观念看上去是无意义的,除了意味着某人“相信虚 无”,实在没有更多的作用:相信某物意味着存在某种可 以被相信的东西,但是如果某物只是虚无,那么就不存在 被相信的东西,那么相信虚无就是一种自我反驳的观念。
——「第一章 为什么“一切都无所谓”有所谓?」
卡夫卡的作品充满了令人恐惧的现实主义描述,揭示了在官僚体制中苟且偷生会如何让我们突然醒悟,即使没有人能够解释这种体制或为这种体制辩护,且所有人都会不加质疑地遵从这种体制:发现未名的法官已经判定我们犯下某种未名的罪。或者更有可能的是,这种生活会让我们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一种可怕的生命形式,纵然渴望成为人,但这种渴望算不上一种希望,而是一种折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