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扬·利文斯,《彼拉多洗手》,约1625年。木板油画,83.8厘米×106厘米。莱顿,布料厅市立博物馆
事实上,莱顿有一位年轻画家一心想成为家乡的洪特霍斯特,他就是扬·利文斯。他的《彼拉多洗手》(Pilate Washing His Hands)大约是在1625年完成的,这幅画表明他曾仔细研究过要想在乌得勒支取得成功需要什么条件,以及在腓特烈·亨利的新宫廷中取得成功意味着什么。笨重的巨型人物,以半身姿态挤在画面中,就像在大人国里试镜一样。他们华丽的服饰和显眼的杯子呈现在强烈的光线下,彰显了画家在材料表现(stofuitdrukking)——描绘金属、丝绸和毛皮等材料——方面的天赋。与往常一样,这幅画中也有“阴影的戏份”,有些是滑稽的,有些是严肃的。比较有趣的细节是彼拉多和侍童之间的那张士兵的脸,整张脸沿鼻子被任意分成了明和暗两个区域。结果很奇怪,“吉利的”和“无力的”眼睛相互争执着,仿佛处于一场胜负未分的消遣游戏之中。(略微跑题的幽默笨拙地融入叙事中,似乎要成为利文斯作品中缓解紧张氛围的调节剂,尽管在乌得勒支画家的许多风俗画场景中,也有能让人捧腹大笑的笑话,只不过笑话的内容我们注定永远无法得知。)另一方面,严肃的“阴影的戏份”是一种卓越的发明。在画作背景的右边角落里,背对画面的基督,正由卫兵带领着,从黑暗的室内穿过一道拱门,走到耶路撒冷广场上亮得刺眼的阳光下。这是一个很能说明其叙事之巧妙的例子,它使利文斯,而不是伦勃朗,早早就被誉为莱顿新出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