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是人类饮食史上的巨大推进,尤其为中国人所钟爱。相较于煮和炖,蒸更好地保持了食材的形状,在由生到熟的过程中,味道与形体一直保持适度的克制,形成了味厚、色雅、形整的饮食美学特征。在封闭的空间内,荤素食材的味道反复转换,相互渗透,使其混合并浸透到食材所有的空隙之中,这是一种温柔的融通之法,也是蒸盆子得名的缘由和口味的养成之道。一夜时间,通常八至十个小时(其间还要根据情况加水),蒸盆子的主体宣告完成。
起锅前的一小时需要下入鸡蛋饺、肉糕、肉丸子等,从形态、色彩和口感上使得蒸盆子更加丰富。蛋饺或肉糕是蒸盆子入锅烹蒸时做的,在铁勺或者平底锅内稍施油,将搅好的鸡蛋清徐徐倒入,使其摊成小薄饼。这时,将以猪肉为主料,芹菜、白菜等蔬菜为辅料的馅料置入,然后翻起一边来,使鸡蛋饼成半圆形的饺子状,边缘紧合。这是蒸盆子里最细的活计,通常由女性来操作。
时间终于到了!过去的蒸锅如小盆,陶瓷质,很温情,把整好的各种食材慢慢倾入盆中,然后将鸡蛋饺或肉糕等放入。黄黄亮亮的鸡蛋饺旋转排开,像是盛开的巨大的黄花,引诱着食客们的味蕾。这时候,还需要撒上葱花或蒜苗,以起到视觉点缀和提味的作用。到这时,经过了大半日忙活的蒸盆子,终于功德圆满了!香糯的猪蹄、酥烂的土鸡,当地的九孔莲口感爽脆,久蒸之后便有了稍绵的口感,各种荤素搭配的食材,不仅具有层次丰富的口感,其味道也厚重醇香而各具风貌。再加上软软的蛋饺、木耳和山药,口舌之间,香沁脾胃,醉心不已。
蒸盆子在汉水人家非常普及,但不同地区的做法也稍有区别,比如汉阳蒸盆子和紫阳蒸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