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并不会在石头表面绘制有意义的形象,将其理解为有意义的形象的是人类的想象力,也就是所谓的“类推之魔”。我所写的虽然是“石头表面”,但不如说是石头诞生时被封入石头内部的、被隐藏的形象,在石头被人们一分为二或被打磨时偶然浮现在表面,也许这种说法更接近真相吧。由于偶然,类似的奇迹广为人知;奇迹一旦出现,它的专制力量就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罗夏墨迹测试的图像一旦被我们认知为“花”,以后再怎么看它,都看不出除花以外的其他东西了。无意义的形象就这样打开了梦中世界的大门。想象宛如被镜子映出一般,浮现在石头表面。就像加斯东·巴什拉在《大地与休息的梦》中所言,“存在的胚胎就是梦的胚胎”。
——「石头的梦」
卵内有胚胎,胚胎产生世界——这是以卵进行说明的宇宙起源神话,无论是在凯尔特、希腊、埃及、腓尼基、印度、越南、中国,还是西伯利亚和印度尼西亚,这种神话几乎得到了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承认,可以说是最普遍的象征神话。日本《古事记》的伊邪那岐、伊邪那美神话中出现了“如苇草的嫩芽般萌出生长之物”,据米尔恰·埃利亚德的观点,这就是宇宙卵的一个典型。的确,《日本书纪》中有“浑沌如鸡子,溟涬而含牙”一语,这确实是卵的形象。按照折口信夫的说法,这个开辟天地的神话的日本版“沿用了中国历史的技法”,并且引用了《淮南子》和《三五历纪》的文章进行说明,在当今这可能已经众所周知。
据说俄耳甫斯教的起源在东方,这个宗教的宇宙起源论中提到,柯罗诺斯(Chronos,时间)产出了埃忒尔(Aether,大气)和卡俄斯(Chaos,混沌),卡俄斯产出了银卵,这颗卵生出了拥有两性性征的法涅斯(Phanes,等同于厄洛斯,即欲望),他又名原始神(Protogonus,初生者)。这个过程不仅J. E. 哈里森曾经强调过,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欧德摩斯(Eudemus of Rhodes)也提到过类似的腓尼基的宇宙起源论,而且,以赫西俄德的《神谱》为代表的希腊最古老的神祇系谱学中也有类似内容。这么说来,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鸟》中也有如下情节:有一颗蛋从黑暗的夜晚中生出,这颗蛋孵化出了拥有黄金翅膀的厄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