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并不会在石头表面绘制有意义的形象,将其理解为有意义的形象的是人类的想象力,也就是所谓的“类推之魔”。我所写的虽然是“石头表面”,但不如说是石头诞生时被封入石头内部的、被隐藏的形象,在石头被人们一分为二或被打磨时偶然浮现在表面,也许这种说法更接近真相吧。由于偶然,类似的奇迹广为人知;奇迹一旦出现,它的专制力量就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罗夏墨迹测试的图像一旦被我们认知为“花”,以后再怎么看它,都看不出除花以外的其他东西了。无意义的形象就这样打开了梦中世界的大门。想象宛如被镜子映出一般,浮现在石头表面。就像加斯东·巴什拉在《大地与休息的梦》中所言,“存在的胚胎就是梦的胚胎”。
——「石头的梦」
卵作为符号,有时也体现为椭圆形的石头这类并非直接相关的形象。在库柏勒(地母神)崇拜的中心地区培希努(Pessinus)有一块圣石,它正是这类石头中的一个好例子。印度的佛塔卒塔婆的塔身像卵一样突出,它被称为Anda或者Garbha,在梵语中Anda是卵,Garbha则是子宫、胚胎。在卵的内部有佛舍利,也就是生命的种子。在印度,莲子也曾被称为卵。正如折口信夫所说的,无论是石头、贝壳、卵、茧还是葫芦,这些都是母胎,也就是容器,其中都蕴藏着神灵。
老普林尼曾在《博物志》中提到过,德鲁伊教的教徒崇拜一种“蛇卵”(ovum anguinum)。其实这不是蛇卵,是球形的海胆壳。可以说,凯尔特人的崇拜对象其实也是一种宇宙卵。
“希腊人可能已经忘了,但是有许多高卢人知道这种卵。”普林尼写道,“许多蛇聚拢在一起,紧紧缠绕,它们的身体分泌出黏液和泡沫,然后形成被称为‘蛇卵’的球体。据德鲁伊教教士说,这颗卵会在蛇的咝咝声中跳向空中,所以必须在它掉落到地面之前用披风接住。而且,得到这颗卵的人必须拼命奔跑,因为这些蛇会一直追在他们身后,直到它们被河川拦住去路,才会停止追赶。关于如何分辨这颗卵的真伪,只需看它会不会逆流而上漂走。我曾经见过这种卵,它的大小和苹果差不多,壳上像章鱼脚一样有许多软骨状的疣子。德鲁伊教士认为这颗卵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戴着它参加审判就会获得胜利,而且可以靠它接近国王,不过这只是谎言。”(《博物志》第二十九卷第十二章)
普林尼虽然否认了“蛇卵”的神奇力量,但是人们将海胆壳当作护身符去信仰的习惯,似乎在十九世纪法国、瑞士和罗马尼亚等地的乡村仍有残存。在法兰克王国时代,它是被埋在战士的墓中让他们再生的咒术之物。也就是说,它在此处的作用和前文所提到的卵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