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并不会在石头表面绘制有意义的形象,将其理解为有意义的形象的是人类的想象力,也就是所谓的“类推之魔”。我所写的虽然是“石头表面”,但不如说是石头诞生时被封入石头内部的、被隐藏的形象,在石头被人们一分为二或被打磨时偶然浮现在表面,也许这种说法更接近真相吧。由于偶然,类似的奇迹广为人知;奇迹一旦出现,它的专制力量就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罗夏墨迹测试的图像一旦被我们认知为“花”,以后再怎么看它,都看不出除花以外的其他东西了。无意义的形象就这样打开了梦中世界的大门。想象宛如被镜子映出一般,浮现在石头表面。就像加斯东·巴什拉在《大地与休息的梦》中所言,“存在的胚胎就是梦的胚胎”。
——「石头的梦」
炼金术的材料中有通过加热复合材料形成“贤者之石”的容器,炼金术师们将其称为“哲学之卵”。塞尔日·于坦的《炼金术》中提到“这是一种小的球形烧瓶,一般用水晶制成,将材料放进去之后必须将开口封紧。这容器之所以被命名为‘哲学之卵’,是因为它的形状,也因为它同时具有深奥的隐喻。也就是说,这‘哲学之卵’是‘世界之卵’的象征物,也就是创世的小小雏形。就像卵需要经历入孵才能孵化一样,这个容器可以生出贤者之石。”
这种被称为“哲学之卵”的水晶容器就是坚硬的卵壳,密封在其内部的复合物质就是卵的内容物。这颗卵的内容物和宇宙卵的创世神话完全一样,它也是被称为“原初一元”的物质,能够引发两极分化作用的萌芽已经潜藏其中。也就是说,这种复合物质包含着男性与女性、太阳与月亮、火与水等对立物质,它们处于对立之前尚未分化的状态。这正是双性本身。根据许多炼金术书籍的说法,构成这种复合物质的第一物质(Prima materia)主要包括硫黄、水银和盐,在炼金术的独特图像学之中,它们被体现为动物和人类的形象。
图20 哲学之卵
比如:硫黄是国王(男性),水银是王后(女性)。盐是司祭(媒介),负责执行穿着红色衣服的国王和穿着白色衣服的王后之间的“哲学婚姻”。通过这次婚姻生下的贤者之石被称为“哲学的孩子”,它被表现为戴着王冠的年轻国王,或是不死鸟、鹈鹕等。此外,硫黄被表现为火或者太阳,水银被表现为水或者月亮。有着太阳脸的男性和有着月亮脸的女性的形象也是它们的体现。容器中的硫黄、水银的混合物质不时被表现为盘踞的龙。——以男性与女性、主动与被动、干性与湿性等彻头彻尾的二元论说明世间万物的炼金术理论,在作为生殖和怀胎理论时,当然会明确强化与性相关的特质吧。“在哲学家们的著作中,没有任何一个词像结婚这样经常被提起。”这是十八世纪本笃会修道士佩尔内蒂(Antoine-Joseph Pernety)在《神话赫尔墨斯学辞典》中提出的观点。国王与王后在密封的“哲学之卵”中交合,这被称为“集大成”,正是它完成了炼金术工作中的最关键部分。
回溯炼金术的这种性的幻想,它起因于人类在遥远过去对地下矿物的奇妙信仰。古代人相信,矿物就像胎儿一样,在大地的子宫中成长。他们认为金属都会生长,最终成熟,变成黄金。炼金术师只不过是将金属这一胎儿从大地的子宫中取出,放进人工子宫(也就是“哲学之卵”)中,促进它们成长。其实,他们使用的炼金术容器,例如球形烧瓶和曲颈甑,其形状不时会被拿来与人类生殖器官进行比较。炼金术师帮助大自然工作,他们梦想着将所有的金属培育为完全成熟的、高贵的金属。这一梦想并不是常人所想的精打细算的工作,而是纯粹的精神理想。借用埃利亚德的话,炼金术师“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使之成熟,接受来自大自然的工作并完成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