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集〕

「前言:shimo.im/docs/16q8xBJpovHK0Mq7

▷女性的职业:
第一步,杀死“屋中的天使”;
第二步,自由地生活
▷女性与小说:
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受蔑视或谴责的影响
▷《简·爱》和《呼啸山庄》:
她能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灵魂,使其不再依赖肉身
▷轻率:既非男性,亦非女性,只是人性
▷劳动妇女协会的回忆:
女人一生的意义,决不是为了
把男人帽檐上的针脚缝得笔直
▷为什么?问题应该被公开讨论,
应该在公共场合被提出来
▷怎样阅读一本书?
自由,正是书籍世界的生命之源
▷手艺:文字不生活在词典里,它们生活在头脑中
▷艺术家与政治:
作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现实的动荡必然改变他的视角
▷前往西班牙:
告别让那些原本平凡的日常画面变得格外动人
▷论生病:
只有病痛时,我们才想起望一望久违的天空
▷作家日记:思考即抵抗,写作即疗愈

生病是人们再平常不过的体验,却往往带来极深刻的精神冲击。当健康的光芒逐渐暗淡,那些原本隐而不见的荒芜之地便会露出真容。即使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流感,也能折射出灵魂深处的废墟与荒原;轻微的发烧,便足以让我们从花团锦簇的草地跌入深不见底的悬崖;有时,疾病甚至会连根拔除我们内心某些古老顽固的念头。一次拔牙手术,竟让人恍若坠入死亡深渊,而当我们浮出湮灭之水流的时候,意识回归,发现自己依旧坐在牙医的椅子上,只听见他一遍遍嘱咐“漱口——漱口”,那声音仿佛来自天堂神祇的呼唤。
既然疾病如此普遍且影响深远,它本该与爱情、战争和嫉妒一样,成为文学关注的核心主题。理所当然地,小说可围绕流感展开,史诗能咏叹伤寒,颂诗当礼赞肺炎,抒情诗则可以吟唱牙痛。事实却截然相反,仅有零星例外——比如德·昆西在《一个英国瘾君 子的自白》中略有涉猎,或许普鲁斯特的作品里也偶有提及。但总体而言,文学依旧假装只关心思想,而身体不过是一块透明的玻璃,让灵魂透过它俯瞰世界。除了欲望与贪婪,其他感官体验都被忽视或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论白昼还是黑夜,身体都在塑造我们的感知:它或迟钝,或敏锐,或让色彩分外鲜明,或使万物黯然失色;夏日的温暖让它柔软如蜡,二月的阴冷则令它僵硬如脂。灵魂只能透过这块被涂抹或染过色的玻璃去观察世界,它无法像利刃出鞘或豆荚爆裂那样与身体一刀两断。身体注定要经历寒与热、舒适与不适、饥饿与满足、健康与疾病,直到最终走向毁灭——那时,身体四分五裂,灵魂(据说)方可得到解脱。

——《论生病:只有病痛时,我们才想起望一望久违的天空》

关注

必须承认(疾病就像一间巨大的“忏悔室”),人们在病中会直言不讳,吐露那些健康时小心掩藏的真相。比如“同情”——我们其实不需要它。所谓“世界会回应每一次呻吟”“人类因共同需求和恐惧而紧密相连”“无论你经历什么,总有人懂你”“无论你的思绪飘向何方,总有人先你一步抵达”——这一切都不过是幻象罢了。我们甚至难以真正理解自己的灵魂,更遑论他人的。人类从来不是手牵手走完一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原始森林或无人涉足的雪原,在那里只能形单影只,却也乐在其中。若我们时刻都被同情包围、永远有人相陪、总被人理解,反而让人无法忍受。然而,在健康的时候,我们又必须维持这种美好的假象——去开垦荒地、教养未开化者、昼夜协作、彼此取乐。但一旦生病,这种装模作样便告中止。当我们平躺在病床上,头枕柔软的枕头,双脚微微抬高,就成为“逃兵”,脱离了那支正在前线作战的军队。他们继续战斗,而我们随溪水漂流,像秋日的落叶四散飘零。我们不再承担责任,也不再在意任何事情;也许在这时,我们才会停下脚步,环顾四周,或是抬头望一望天空。
平日我们很难长时间仰望天空。行人不会停下来凝视天空,若有人在街头如此,不仅会堵住他人的去路,也会引起别人的困惑。我们平日能看到的天空,被烟囱和教堂割裂,只是一张人类活动的背景,标示着晴天或雨天,在窗户上洒下金光,在枯败的秋日给梧桐枝添上一抹凄美。可此刻,当病痛迫使我们躺下,目光径直投向天空,才发现它竟是如此非凡。辉煌大戏一直在我们头顶上演,而我们竟浑然不觉!天空如同画布一般,不停变换形状;云朵不断堆积、破碎,如无数帆船与货车从南到北不停穿梭;光影的帷幕不断交错,上升又下落;金色的光柱和蓝色的阴影交替变幻;太阳忽隐忽现,云层仿佛高耸的城墙,又瞬间消散。这一切,就这样无休止地进行着,消耗着不可估量的能量。面对这一壮观的奇迹,似乎应该有人写信给《泰晤士报》,呼吁人们给予关注。如此宏伟的电影,不该只在空旷的剧院里无声地播放。但再看久一点儿,另一种情感便会取代这股公民的热情。天空固然美丽,但它也是无情的。它无情地挥霍着资源,而这数不胜数的资源与人类的快乐和利益毫无关联。即便所有人都一动不动地仰望,天空也依旧会继续它的实验——蓝金交替,云影流转。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