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如图)
▷导言:shimo.im/docs/vVAXMwzYrwhd9X3m

「​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曾说,丹穆若什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那个人。丹穆若什或许就像老欧洲的文艺复兴人,当文明晦暗不明的时候,他会通过自己思想的燃烧,让思想和艺术的光明延续下去。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既是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也是为人类文化建立一个纸上的记忆宫殿。这记忆既是丹穆若什个人的,也属于近五个世纪以来世界的共同文化记忆。这个独特的写作计划,体现了在危机时刻不退缩的人文力量,当病毒流行的时候,有人依旧在自己的书桌前读书、写作,为黑暗的天地燃灯,给予人间一种希望。」

【第四章 威尼斯——佛罗伦萨:看不见的城市】

16 《马可·波罗游记》
17 但丁《神曲》
18 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
19 唐娜·莱昂《从封面来看》
20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关注

这里我要再增加一个例子来说明但丁在语言上超凡的能力,他能把简单的语言提升后用以表达深厚的情感。在《炼狱篇》结束时,维吉尔不能再指引但丁,因为即使是最有道德的异教徒也无法进入天堂圣地。现在将由但丁失去的早年爱人俾德丽采来带领他进入天堂。当她光彩熠熠地出现在炼狱山的顶峰,但丁被自己心中重燃的爱意彻底压倒了。他转而向维吉尔求取安慰,却发现他已经离开:
volsimi a la sinistra col respitto
col quale il fantolincorre a la mamma
quando ha paura o quandoelli è afflitto
我就满怀着信赖之情转身向左,
好像一个小孩奔向他的妈妈一样
因为受到了惊吓或是受到了苦楚。
我不相信在但丁之前还有任何一位诗人能用如此寻常的概念——“小孩”(fantolin),尤其是“妈妈”(mamma),而具有这样严肃的感染力。
失去佛罗伦萨,又失去了维吉尔,但丁却会在新的精神性的意义上,重获他失去的爱人俾德丽采。他将以新的诗歌形式,对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作出最伟大的回应,融合整个古典传统及传统在他那个时代的创新。我们所有人都通过阅读但丁来阅读我们自己,就像他在维吉尔那里所做的。但丁在地狱里塞满人物,有的来自古典时代,也有很多他自己过去的朋友和敌人。然而《神曲》并不全然关于他。就在开篇,但丁告诉我们,他迷路了,“Nel mezzo del cammin di nostravita”——在我们人生的中途。他的百篇歌诗提供了一条故事的长廊,其中有训诫,也有希望;这些故事还是地标,可以用来规划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