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人的肩膀上
▷美
▷丑
▷绝对与相对
▷美丽的火
▷看不见
▷悖论与警句
▷假话、谎言与捏造
▷论一些不完美的艺术形式
▷揭秘
▷阴谋
▷表现“神圣”

千百年来,同美的情况一样,出现了很多关于丑的相对性的文字。在十三世纪,雅克·德·维特里曾说:“或许当独眼巨人看到像我们一样长着两只眼的巨人时,会大吃一惊……我们觉得埃塞俄比亚黑人很丑,但在他们当中,最黑的那个会被认为是最美的。”几个世纪后,伏尔泰说:“如果问一只雄蛤蟆什么是美……它会回答说是它的雌蛤蟆。因为它小小的头上两只圆鼓鼓的大眼睛,又宽又扁的脖子,黄色的肚子和棕色的背……如果去问魔鬼同样的问题,它会告诉你:美就是一对犄角、四只爪子和一条尾巴。”对于达尔文来说,不同的情绪,比如厌恶、恶心,其表达方式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并无二致。“人们会用类似呕吐之前的口部动作表示极度的厌恶”,他又补充说,在火地岛,“一个当地原住民用手指触碰我正在宿营地食用的冷腌肉,因为感到黏黏糊糊而表现出极度恶心的样子。而从我的角度,尽管他的手看上去并不脏,但看到一个野蛮人用手触碰我的食物,也让我感到一阵强烈的恶心”。
关于美,有没有普遍的表达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美意味着疏离、缺少激情。而丑却与此相反,它代表着一种激情。因此一些人认为我们无法对丑做出美学判断。让我们试着理解这个观点:审美意味着一种疏离。也就是说,我会认为一个事物是美的,即使它不属于我,由此激情被我熄灭。与之相反,丑却意味着一种激情,比如厌恶和排斥。因此,如果不能够疏离的话,又怎么能“审丑”呢?
在艺术和生活中可能都有丑存在。对丑的判断是存在的,然而这种判断并非理想美的对立面。比如,当我们说“这瓶花真丑”的时候,我们知道它出自谁之手吗?它是希特勒年轻的时候画的。面对所有我们认为肮脏的、讨厌的、吓人的、荒谬的、恐怖的、恶心的、令人反感的、卑鄙的、畸形的、猥琐的、骇人的、梦魇般的、令人作呕的、不雅的、扭曲的、变形的、猢狲似的、兽性的东西,我们都会有一种激烈的反应。别忘了,在词典上,“丑”的同义词远比“美”的同义词要多。

《静物:花》1909年 阿道夫·希特勒 私人收藏

——《丑》

关注

在昆丁·马西斯的这幅肖像画旁,是一部十七世纪非同凡响的作品——罗伯特·伯顿的《忧郁的解剖》(一六二四年),书中写道:
爱无不盲目——丘比特眼盲,故其追随者亦是如此。
……
此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尽管她畸形得厉害,丑陋难看,满脸的皱纹、脓包,面色也或惨白,或猩红,或蜡黄,或褐黑,或带有菜色;尽管她的脸要么肿胀得如杂耍艺人手中的盘子那么大,要么又细又瘦如纸条一样,上面挂有愁云,其形状也扭曲,且她皮干,秃顶,眼珠外凸,睡眼惺忪,又或怒目而视如一只受到挤压的猫,还总把脑袋歪着,木讷,呆滞,双眼凹陷,眼周非黑即黄,或患有斜视;尽管她嘴凸如鸟喙,鼻子怪如鹰钩,或尖如狐狸鼻,或似酒糟鼻般红彤彤的,或鼻头上翘敞着两个大鼻孔,或长得好像海岬一样;尽管她是龅牙,一口牙齿又烂又黑,七出八进,或呈深褐色;尽管她长有粗浓外垂的眉毛、巫婆的胡须,吐口气能臭倒全屋,不论冬夏都鼻涕长流,下巴上还吊着个大囊肿,下巴尖尖,耳朵宽大,脖子细长如鹭颈,和脑袋一样歪斜着;尽管她乳房下垂……尽管她手指生有冻疮,未修的指甲又脏又长,手上或腕上都长了疥疮,皮肤黝黑,躯体腐臭,背驼腰弯;尽管她弓着背,瘸着腿,又是八字脚,腰部粗壮如母牛,腿患痛风,脚踝奇大,悬于鞋外,且脚有恶臭,身上还长了虱子,实乃一丑娃、怪物、妖精,处处皆是瑕疵;尽管她整副皮囊都有臭味,声音尖厉,动作粗野,步态难看,是个大泼妇或丑陋的荡妇,也是一懒妇、肥墩墩的胖妇,或骨瘦如柴,又细又长瘦成了皮包骨、骷髅架子、鬼鬼祟祟的……尽管在你看来她就像掉在灯笼里的一坨粪便……只令人憎之,恶之,往她脸上吐口水,朝她胸口搓鼻涕;尽管对别的男人而言……她是邋遢的荡妇、孟浪的骚货、骂街的泼妇,是个龌龊、难闻、骂不停口、淫荡污秽、好似畜生般的婊子……但只要一朝爱上了她,那情令智昏者便会为这一切而对她倾慕不已。

《怪诞的老妇人》
1525—1530年
昆丁·马西斯
伦敦,国家美术馆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