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shimo.im/docs/913JMJM4dJcvyPAE

「​《全唐诗》收录了420余首涉及侠客书写的诗歌,在唐诗中虽只占很小比例,但与其他朝代相比也算是数量颇丰,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体系。在体裁方面,唐代的咏侠诗涉及古体诗、近体诗、乐府诗、歌行体等,可谓十分完备;在艺术方面,唐代的咏侠诗继往开来,吸收了魏晋诗歌的名士风度,结合了由春秋战国发展而来的侠客精神,发展出豪迈悲怆、恢宏大气的风格,对后世的侠客诗歌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章 唐代咏侠诗中的人物形象』

唐代的游侠在初盛唐期间积极进取,渴求功名,到了中晚唐时期,侠风逐渐衰退,任侠行为逐渐式微。唐人不同时期的任侠风气在当时的诗作中都有所保留,唐人本身的英雄意识和尚武精神让唐诗常出现对历史游侠的怀缅追捧,借此抒发自己的豪情逸致以及对历史的思索。加上唐人对前代游侠文学中游侠形象和游侠精神的继承,使得唐代的咏侠诗中侠客形象丰富多样,任侠方式也多姿多彩。这些诗作中的游侠,虽然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但也是文人美化后的形象。唐代是咏侠诗的巅峰时期。在展示游侠生活的同时,咏侠诗中也出现了其他类型的人物形象,借这些形象,从侧面衬托出游侠的英武或不羁。

关注

自身好任侠的唐人崇尚英雄,对古代的游侠更是敬仰不已。诗人在诗作中常常借助歌咏古代游侠来完成自己对历史的解读和反思,抒发自己心迹,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推崇侠气的唐代,历史游侠在诗作中又常常用来借指自己或朋友,以表达豪迈不羁的情怀。“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中,季布与侯嬴是魏徵忠君心志的象征;“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中,朱家、郭解等是借指了唐代的江湖游侠;“乃是要离客,西来欲报恩”中,要离借代了奔赴前线平定安史之乱的武谔;“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中,剧孟成了“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的崔侍郎的化身;《入衡州》中,剧孟又成了能够威慑天下、保家卫国的英雄豪杰的象征。可见唐代诗人常将对历史游侠的喜爱融进对他人或自己的评价中,借此增加诗歌的豪迈气氛。同一历史英雄人物,因应不同诗人的不同解读,在诗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荆轲因刺杀秦王的事迹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自从陶渊明作诗歌咏荆轲之后,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亦以荆轲作为自己的作品题材,可见荆轲是中国古代英雄母题中的重要形象之一。由于“易水送别”这一典故格外悲壮动人,众多诗人在咏侠怀古时常常由这一历史事件入手,渲染历史的苍凉与英雄的壮烈之感。贾岛与马戴的同题诗作《易水怀古》便是如此。贾诗以“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塑造荆轲舍身取义的义士形象,马诗则在以“荆卿西去不复返”映照“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史实之余,更强化了荆轲以死报答知遇之恩的悲慨。两首诗同样借助易水、蓟城、落日、寒风等萧条的景象渲染出历史的古旧苍茫。贾岛更是进一步用“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说明荆轲的英雄形象缘何能够流芳百世,可见诗人对荆轲的崇拜之情。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