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效应
我们已经涉及让一个地方运转起来的基本元素。不过,还有一个因素要提一下。我把这个因素叫三角效应。三角效应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某些外部刺激让人们交流起来,一个陌生人与其他陌生人交谈起来,仿佛他们原先就相互认识似的。假定有两个妇女站在大街的一个角落里,一个衣着不错的年轻女子伸出手来,向站在那里的一个男子讨钱。这个妇女把头转向那个妇女,问道:“你看到了吗?”那个妇女回答说:“丢人。”这两个妇女说话的语气通常出现在关系密切的朋友交换思想的时候。
一个比较积极的街头人物确实可以推动人们之间的交流。马古先生可以吸引一群人,这一群人相互之间会开始谈论马古先生。街头表演者可以产生相同的影响,即使那些人不怎么样。一个年轻的魔术表演者是我所看到的矮子中间的一个高个子,他满嘴陈词滥调,让我不得不与相邻的人交谈起来。
街头表演的一个长处是它们的始料未及的效果。当人们围着一个表演者形成一个圈圈时,人们看上去像孩子一样。一些人面带笑容。这真的是娱乐,当然,人们很少这样想,商店的老板肯定不这样想,他们努力驱赶那些街头表演者。然而,街头表演总有某种价值搁在那儿。
刺激人的可能是一个实际的对象,看得见。在布鲁克林海茨的漫步长廊的一个小公园里,可以看到伊斯特河对岸下曼哈顿的大楼。那是一个很好的谈话契机,陌生人常常相互交谈起来。当我们遇到这种情景,不去理会陌生人是不礼貌的。
我们已经提到,雕塑可以产生很强烈的社会效果。亚历山大·考尔德在芝加哥联邦广场上创作的《粉红色的火烈鸟》对行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对纽约大通曼哈顿广场的研究显示,《四棵树》具有类似的效果。人们被这些雕塑所吸引。他们站在《四棵树》下。他们触摸《四棵树》。他们敲敲它,听听它所发出的声音。他们与别人谈论它。它是由什么做的?木头?或者某种塑料?
引起三角效应的另一个刺激因素是万事通。纽约到处都有这种万事通。万事通地上全知,自愿给人提供帮助。《四棵树》不是木制的,而是玻璃钢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