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世阿弥“花风幽玄”的美学 https://shimo.im/docs/473QMyBwjmf7La3w/ 』
▷风姿花传
▷至花道
▷能作书
▷花镜
▷游乐习道风见
▷九位
▷拾玉得花
▷申乐谈议
世阿弥(1363—1443)是日本古典戏剧样式——“能乐”的集大成者,他在中晚年时期写给其艺术继承人的关于能乐创作、演出、观赏、传承等问题的一系列“秘传”(又称为“秘传书”),在东方传统戏剧理论史上独树一帜,自成系统,不仅具有戏剧理论的意义,也具有东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价值。世阿弥将普通名词“花”用作基本概念,以花的自然特性来论述能乐的美感特征,又以“风”及若干“风”字词组来描述能乐艺术种种复杂的动态变化,“花”与“风”一静一动,达成空间性与时间性的一横一纵,合称为“花风”。“花风”最完美的结合就是“花风幽玄”或“幽玄”。世阿弥用“幽玄”这个汉字概念来描述能乐作为“神乐”(申乐)的神圣性、艺术高深度与超现实之美。
——「译者序」
在能乐艺术中,究竟皮、骨、肉指的是什么呢?首先,一个人天资聪慧,具备了成为名家高手的潜质,就叫做“骨”;歌与舞学得全面而精到,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叫做“肉”;将以上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塑造完美的舞台形象,叫做“皮”。如将“骨、肉、皮”与“见、闻、心”结合起来说,那么,“见”就是“皮”,“闻”就是“肉”,“心”就是“骨”。再进一步说,在音曲方面,也可以分为“骨、肉、皮”三个层次:声为皮,曲为肉,息为骨。同样,表现在舞台演出中,姿为皮,手为肉,心为骨。对此需要仔细切磋琢磨。
然而,看看当今演员的实际状态,不仅没有具备这三者之人,而且连知道“骨、肉、皮”为何物的人也没有。我本人因承先父秘传,对此才有所知晓。综观当今的能乐艺人,只是稍微有了一点“皮”而已。而且也不是真正的“皮”,只是满足于表面模仿的“皮”而已。所以,这样的人只能是“无主风”的演员。
“骨、肉、皮”三者具备的演员即便有,也还需要对此有深入的理解。天生的潜质为“骨”,歌舞的熟练为“肉”,人体的“幽玄”为“皮”。依此看来,或许只不过是具备了三者,但还不能说已经就是三者兼备的演员了。三者兼备的境界,具体来说,就是将三者全都发挥到极致,达到至高无上的程度,进入举重若轻、从容不迫的境界。舞台演出时,只让人觉得妙趣横生,事后回味起来感觉无可挑剔,这是具备“骨风”的功力深厚的演员给人的感觉;从哪个角度看都觉得趣味无穷,这是具备了“肉风”的功力深厚的演员给人的感觉;无论怎么看都让人感受到“幽玄”之美,这就是具备了“皮风”的功力深厚的演员给人的感觉。像这样,在演出完成之后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演员,方可称为“骨、肉、皮”兼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