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世阿弥“花风幽玄”的美学 shimo.im/docs/473QMyBwjmf7La3w

▷风姿花传
▷至花道
▷能作书
▷花镜
▷游乐习道风见
▷九位
▷拾玉得花
▷申乐谈议

世阿弥(1363—1443)是日本古典戏剧样式——“能乐”的集大成者,他在中晚年时期写给其艺术继承人的关于能乐创作、演出、观赏、传承等问题的一系列“秘传”(又称为“秘传书”),在东方传统戏剧理论史上独树一帜,自成系统,不仅具有戏剧理论的意义,也具有东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价值。世阿弥将普通名词“花”用作基本概念,以花的自然特性来论述能乐的美感特征,又以“风”及若干“风”字词组来描述能乐艺术种种复杂的动态变化,“花”与“风”一静一动,达成空间性与时间性的一横一纵,合称为“花风”。“花风”最完美的结合就是“花风幽玄”或“幽玄”。世阿弥用“幽玄”这个汉字概念来描述能乐作为“神乐”(申乐)的神圣性、艺术高深度与超现实之美。

——「译者序」

▷花镜

唱腔需知如何运“气”,吹奏需要把握音准,运气需闭目吸气,而后出声。如此,唱腔方能准确。若只求音调,而不合乎“气”,声调正确也难以做到。音调由“气”而出,然后发声,是为“一调、二气、三声”,也是发声规则。
又,发声依托于“气”,声音合于曲调,唇齿分辨字音。若有比文字更微妙的音节,还须面部表情配合加以表现。此事需在心中认真玩味。
宫商上下错落,发声成文,谓之音。若阴阳、天地、律吕与呼吸相配合,则宫为阴,地、吕为呼出;商为阳,天、律为吸入。吕之声与律之声上下高低相交错而成声;有五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吕有六、律有六。

关注

关于“幽玄”的风体,在诸种艺道中,都以“幽玄”为最高境界。在能乐中,“幽玄”的风体也是第一追求。这种“幽玄”的风体,如果只是一般的东西,那么平常就较为容易看到,观众也以为这就是“幽玄”而加以欣赏,而实际上,“幽玄”的演员是很少见的。因为人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幽玄”之味是什么。所以,就没有人能够进入“幽玄”之境。
“幽玄”之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首先,我们以现实中的事物加以说明。考察一下人们的身份阶层就会看到,公卿贵族的举止优雅高贵,被世人所敬仰,这些人可以说达到了“幽玄”之位。由此可见,惟有美而柔和之态,才是“幽玄”的本体。而姿态优雅大方的表演,就是“表演的幽玄”。同样,在戏文唱词中,学习模仿公卿贵族日常的优雅谈吐,亲切而温柔,就是“言辞的幽玄”;在音曲中,节奏旋律优美流畅,悦耳动听,就是“音曲的幽玄”。在舞蹈动作中,功底深厚,动时风情万种,静时端庄美丽,就是“舞姿的幽玄”;在模拟表演中,老体、女体、军体“三体”的动作均能优美到位,就是“模拟表演的幽玄”。还有威猛之姿,例如扮演鬼魂,身体保持“力动”,同时不忘表演的美感,注意“动十分心”,在上身剧烈动作时保持腿脚稳当,展现人体之美,这就是“鬼的幽玄”。
如能把上述“幽玄”的种种样相牢记在心,在表演时适当运用,无论扮演任何对象,都不会脱离“幽玄”。例如,无论是扮演高僧与普通和尚、男女僧俗,还是农夫蛮汉、乞丐贱民等场合,都仿佛是让这些人手持一朵花列队展示,各人的人品与阶层固有不同,但每人都有一枝花,则是相同的。各色人等都有一枝花,就是“能”所表演的人体之姿。演员的“心”,就在于展现人体的美姿。这里所谓的“心”,就是要充分理解上述的“幽玄”之理,为追求戏文唱词的“幽玄”而学习和歌,为追求姿态的“幽玄”而观察揣摩高雅人士的举止。这样,无论扮演的对象如何变化,在一切表演中都会有美感显示出来。这就是获得了“幽玄”之种。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