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世阿弥“花风幽玄”的美学 https://shimo.im/docs/473QMyBwjmf7La3w/ 』
▷风姿花传
▷至花道
▷能作书
▷花镜
▷游乐习道风见
▷九位
▷拾玉得花
▷申乐谈议
世阿弥(1363—1443)是日本古典戏剧样式——“能乐”的集大成者,他在中晚年时期写给其艺术继承人的关于能乐创作、演出、观赏、传承等问题的一系列“秘传”(又称为“秘传书”),在东方传统戏剧理论史上独树一帜,自成系统,不仅具有戏剧理论的意义,也具有东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价值。世阿弥将普通名词“花”用作基本概念,以花的自然特性来论述能乐的美感特征,又以“风”及若干“风”字词组来描述能乐艺术种种复杂的动态变化,“花”与“风”一静一动,达成空间性与时间性的一横一纵,合称为“花风”。“花风”最完美的结合就是“花风幽玄”或“幽玄”。世阿弥用“幽玄”这个汉字概念来描述能乐作为“神乐”(申乐)的神圣性、艺术高深度与超现实之美。
——「译者序」
在《天女之舞》中,犬王的舞姿行云流水,如同天上展翅的飞鸟,把泥金的经卷交给配角的时候,便开始带着配角起舞。在这段舞蹈的前半部分,犬王左手持扇,这一拿手动作或许并不引人注意,但到了唱一声“奈之若何”的时候,左手持扇,转动身体,以扇子画了一个大圆圈,这种舞法颇令人感到不解,乍看上去似乎不符合舞蹈的规则。正因为是在艺术上臻于至境的犬王所为,因而看上去成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然而有的演员却故意模仿犬王的这一点,其结果是只知道解开衣带,却不知如何系上。
在《念佛》的能乐演出中,犬王登场时,身穿两重丝绸上衣,将衣服前襟对齐扣好,上面再加一层墨色的绢衣,带着一个高高的花帽,这种装束颇有情趣。舞台上下很多人都在齐吟“南无阿弥陀佛”,那声音仿佛从后台传出的声音一般。钲鼓不合拍子,咚咚敲响两三声,犬王继续前行,双手合十,做膜拜状,开口说“南无阿弥陀佛”,样子安闲自若,跟平常的念佛完全一样。他在舞台上悠然而行的样子,至今仍觉得历历在目。
在演出《盛方》时,犬王所扮演的角色端坐读经,这时妻子与母亲走过来,两人问:“你好吗?”犬王端详着母亲,又轻轻地从母亲身上将眼光移开,悄悄地看妻子一眼,这种眼神所表达的微妙心情,博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赏。在名为《不是我孩子》的曲目中,犬王的一声“快快去也!”以眼神表现心情,同样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总之,犬王所代表的近江风格,并不在观众意想不到之处引起观众的惊异,而是追求丰富细致的情趣表现。在终场时,演员站在舞台上齐唱,然后利索地退场。不过,这是已经在艺术上到达崇高境界的犬王之所为,这样的艺术表现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丰富的情趣。而如今近江的演员们都没有达到犬王的境界,只是模仿犬王,因而无论是音曲还是表演都显得拖泥带水,形成了现在的近江艺风。
在犬王时代的配角演员中,有一个人叫阿丰,他是一个勤奋正直的人,深得配角表演的要领。另一个与主角密切配合的配角是岩松,他经常和牛熊做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