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吉原不是一般的花街柳巷,而是江户最大的社交场所,几乎相当于今天的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有优美的工艺美术品和名花名曲可供鉴赏,游客还可以参加俳谐与茶道聚会,许多著名的文人学者和浮世绘画师也是吉原的常客。除了从事色情业的游女之外,在吉原活动的还有许多职业艺人,以及大量从事服务性行业的职员。吉原有着自己的年间节庆,被称为“仲之町”的中央樱花大道是吉原文化的中心地区,从新年元旦直至年末除夕,每个月都会在这里举行各种“祭”,如二月祭神社的“初午”,三月赏樱花时节最是豪华的“夜樱”,如此等等。除了民间的所有节庆都在这里一一对应之外,还有属于吉原的七月“菊之灯笼”(祭奠名为玉菊的游女)等,均是吉原重要的活动。许多源自吉原的乐曲成为江户坊间的流行曲,许多歌舞伎剧目以吉原故事为题材,浮世绘也以吉原为奢华的舞台。
尽管有许多低级妓女的悲惨遭遇,吉原游廓仍是市民新文化的发源地。各种各样女性的发髻和服装都是从吉原游廓开始的新时尚,然后与歌舞伎、音乐、舞蹈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表演艺术一起在江户受到好评。吉原由此引领着社会时尚潮流。吉原最初流行“兵库髻”发型,在此基础上加之发簪数量的变化,经历“胜山髻”的演变之后,江户后期流行如高耸的富士山一般的“岛田髻”为普通妇女所模仿,一直沿袭至今。此外,虽然游女们有着不同于普通市民的特殊衣着方式,精美的服装款式与服饰纹样依然成为江户时代服装时尚潮流的发源地。因此,妇女也成为吉原的常客,她们可以在这里发现最新的服装款式与花样。正如日本学者小泽昭一指出的那样:“浮世绘就像今天的女性杂志,吉原就是流行款式的发源地。大家都模仿花魁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