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第二章 美人画】

美人画是浮世绘最主要的题材,浮世绘美人画可以分为江户初期与中期之后两大阶段。江户初期以民间风俗为主的美人画注重表现生命活力,中期之后逐渐趋于类型化,表现出某种色情的媚态。浮世绘美人画是典型的唯美世界,是在画师的理想化样式中展开的创造。总体而言,如果略去作品中不同人物的发型、服装及动态,人物形象几乎千篇一律,“总是程式化的、非个性的,并非哪一位具体人物而是一种类型”。这种倾向不仅表现在同一个画师的作品中,而且在同一流派乃至同一时代的画师中都可以找到许多共同之处,追随不断变化的大众趣味和时代风尚导致浮世绘美人画形象的模式化与共通性。日本学者加藤周一指出:“日本女性在一千年以上的绘画史中,三次成为重要主题,三次成为与男性抗衡的主角,即平安时代表现贵族女性的绘卷、德川时代初期以京都为中心描绘平民女性的风俗画,以及江户时代表现艺妓舞女的浮世绘。”

关注

《风俗东之锦》系列共20幅,“东”即江户,题意为“繁花似锦的江户风俗”。大多是室外场景,其中《武家姬臣之外出》一幅表现的是武家生活。由于江户时代禁止文学、绘画作品直接表现高级武士将领的题材,因此这个画面表现的是武士将领的女儿外出的情景,四位侍女前呼后拥,一人牵手,一人打伞,一人摇扇,后面还有一位少女看上去是她的玩伴,小心翼翼地抱着玩具人偶。虽然背景一片空白,但通过人物动态和道具依然可以感受到是在炎炎夏日里的出行;《春之郊游》描绘了参拜神社的女子们在野外游玩的情景,画面右侧的一位女子坐在折凳上用烟管抽烟,左侧是精力充沛出来摘草以及随行的女子。左右两幅构图既各自独立,又通过中间两位人物相互对视的眼神形成关联。

美南见十二候 七月 夜送
鸟居清长
大版锦绘
约1784年
檀香山美术馆藏

风俗东之锦 春之郊游
鸟居清长
大版锦绘
38.8厘米×26.1厘米
约1783年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