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风俗东之锦》系列共20幅,“东”即江户,题意为“繁花似锦的江户风俗”。大多是室外场景,其中《武家姬臣之外出》一幅表现的是武家生活。由于江户时代禁止文学、绘画作品直接表现高级武士将领的题材,因此这个画面表现的是武士将领的女儿外出的情景,四位侍女前呼后拥,一人牵手,一人打伞,一人摇扇,后面还有一位少女看上去是她的玩伴,小心翼翼地抱着玩具人偶。虽然背景一片空白,但通过人物动态和道具依然可以感受到是在炎炎夏日里的出行;《春之郊游》描绘了参拜神社的女子们在野外游玩的情景,画面右侧的一位女子坐在折凳上用烟管抽烟,左侧是精力充沛出来摘草以及随行的女子。左右两幅构图既各自独立,又通过中间两位人物相互对视的眼神形成关联。
美南见十二候 七月 夜送
鸟居清长
大版锦绘
约1784年
檀香山美术馆藏
风俗东之锦 春之郊游
鸟居清长
大版锦绘
38.8厘米×26.1厘米
约1783年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