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喜多川歌麿本姓北川,原名北川丰章。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其出生时间大约在1751—1764年(宝历元年至明和元年)之间。关于他的出生地,一说为江户,一说为京都,至今没有定论。他曾拜狩野派画师鸟山石燕(1712—1788)为师,1770年(明和七年)参与了由鸟山石燕及其门徒绘制插图的俳书《千代之春》的制作,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喜多川歌麿最早的画作。1781年(天明元年)他绘制《身貌大通神略缘起》的插图,始取画号歌麿,并将本姓由北川改为喜多川。该书脚本作者志水燕十系歌麿同一师门的师兄弟,喜多川歌麿通过他结识了对其后来的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出版商茑屋重三郎(1750—1797)。
吉原大通会 狂歌师之集合
恋川春町
墨拓黄表纸
1784年
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藏
茑屋重三郎出生于江户吉原,因父母离异,他7岁时过继给吉原茶屋老板茑屋为养子而改姓。成年之后在吉原游廓大门口开设书屋,以出版经销《吉原细见》为生。由于他颇具经营才能,很快就发展为江户地区有影响的出版商。茑屋重三郎还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在狂歌方面颇有造诣,狂歌名茑之唐丸,与众多画师、文人有广泛交往,并能敏锐把握流行时尚的趋势,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画师。喜多川歌麿就是得益于他的资助与合作,大部分作品均由茑屋重三郎策划出版而在浮世绘界一跃成名。1783年(天明三年)喜多川歌麿开始居住在茑屋重三郎的家里,成为其专属画师,也由此与吉原结下不解之缘。
1783年(天明三年),江户地区最早的狂歌大成《万载狂歌集》出版,体例上模仿1187年(文治三年)刊行的《千载和歌集》,汇集了6个世纪以来230位诗人的700首狂歌,成为江户大众狂歌热潮的出发点。随着狂歌师与吉原的联系进一步密切,1784年(天明四年)还刊行了描绘他们活动的黄表纸《吉原大通会》,其中的插图《狂歌师之集合》描绘了大众文学作者们在吉原聚会的情景。在场都是有真实姓名的真实人物,前排左起第二人(双膝跪地者)为茑屋重三郎,大家都穿着比较怪异的服装,颇具诙谐调侃的气氛。喜多川歌麿在这一时期还陆续制作了《风流花之香游》《四季游花之色香》等锦绘系列,当时鸟居清长正处于全盛期,他的美人画风格主导着浮世绘界,喜多川歌麿也受其影响,从各类女性题材到修长的人物造型都不难看到鸟居清长的影子。准确预见喜多川歌麿才能的茑屋重三郎也清醒地意识到,喜多川歌麿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与鸟居清长抗衡。因此,他明智地利用喜多川歌麿的长处,引导他在狂歌绘本方面另辟蹊径。
四季游花之色香
喜多川歌麿
大版锦绘
48.8厘米×37.1厘米
1783年
大英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