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1792—1793年(宽政四至五年)左右,喜多川歌麿先后发表了《妇人相学十体》系列和《妇女人相十品》系列。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系列,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换了题目,都是喜多川歌麿艺术高峰的初期杰作。“相学”即面相、手相等占卜术,喜多川歌麿意在借题表现不同女性的表情与性格。人物均为半身像,与此前的全身像形成鲜明对比。此外,首次在背景上使用的云母拓技法,在浮世绘技术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妇人相学十体 浮气之相》画中是一位花柳街的女子,出浴后用手帕擦手,衣着不整,所谓“浮气”(意为“心思不专”)正是对她身份的真实体现。可见铃木春信的柔弱少女时代已经结束,也不同于鸟居清长的理想美,对人物性情细致而生动的刻画宣告了歌麿美人画时代的到来。
妇人相学十体 浮气之相
喜多川歌麿
大版锦绘、白云母地
36.4厘米×24.5厘米
1792—1793年
纽约国立图书馆藏
妇女人相十品 吹“噗乒”的少女
喜多川歌麿
大版锦绘、白云母地
38.1厘米×24.4厘米
1792—1793年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妇女人相十品 吹“噗乒”的少女》,“噗乒”是江户时代从中国进口的一种轻便易碎的玻璃小玩具,随着气息的吹拂会发出“噗乒噗乒”的声响,由此被称为“噗乒”,在民间广泛流行。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画就多次描绘了吹“噗乒”的女子。画中少女看上去是个富家子女,和服的格子花纹是江户时代流行的两色正方形(或长方形)交替配置的花纹,在上古时代的陶俑服装与奈良法隆寺和正仓院的染织品中就能看见。江户时代的歌舞伎演员佐野川市松因在舞台剧中穿着白色和藏青色的方形图案服装而博得人气,由此以他的名字命为“市松模样”,成为江户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图案,也称“市松格子”“元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