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第二章 美人画】

美人画是浮世绘最主要的题材,浮世绘美人画可以分为江户初期与中期之后两大阶段。江户初期以民间风俗为主的美人画注重表现生命活力,中期之后逐渐趋于类型化,表现出某种色情的媚态。浮世绘美人画是典型的唯美世界,是在画师的理想化样式中展开的创造。总体而言,如果略去作品中不同人物的发型、服装及动态,人物形象几乎千篇一律,“总是程式化的、非个性的,并非哪一位具体人物而是一种类型”。这种倾向不仅表现在同一个画师的作品中,而且在同一流派乃至同一时代的画师中都可以找到许多共同之处,追随不断变化的大众趣味和时代风尚导致浮世绘美人画形象的模式化与共通性。日本学者加藤周一指出:“日本女性在一千年以上的绘画史中,三次成为重要主题,三次成为与男性抗衡的主角,即平安时代表现贵族女性的绘卷、德川时代初期以京都为中心描绘平民女性的风俗画,以及江户时代表现艺妓舞女的浮世绘。”

关注

“海女”在日本是一项古老的职业,渔村女性不戴任何呼吸和潜水辅助设备,徒手潜入30米深的海底摘取珍珠贝和鲍鱼等海产,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工作、生活方式和信仰,一直流传到今天。三联画《采鲍鱼》表现了海女的一些生活和劳作细节:中间一幅的女子正在哺乳,怀孕的海女会一直劳动到分娩之前,几乎没有坐月子的习俗;右边一幅的海女嘴里衔着一把小铁铲,是用来撬开海底礁石上的贝类,潜海时铁铲拴在手腕上,万一铁铲被石灰质的贝壳卡住,海女就会有危险。江户时代,海女采鲍鱼也是浮世绘常见的题材,女性之美与海之神秘构成了画面的魅力。日本没有裸体画的传统,《采鲍鱼》中的人体轮廓线用了独特的肤色线描,最大限度呈现了健壮且优雅的半裸美人而受到瞩目。

采鲍鱼
喜多川歌麿
大版锦绘
78.5厘米×40厘米
1797—1798年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虫笼
喜多川歌麿
大版锦绘
39厘米×26厘米
1795—1796年
私人藏

日本人对昆虫的喜爱是与对季节和风景的向往相关联的,平安时代的散文集《枕草子》中就有美文描述,和歌中也有对虫鸣的咏唱。并且,通过和歌的表现,将虫鸣作为秋季的景观与特定场所相联系,由此绘制的屏风画和绘卷是平安时代以来大和绘的特征之一。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历代画师都有对昆虫题材的表现。《虫笼》画面中的女子在观赏萤火虫,不仅细腻地表现出虫笼的透明感,还用胡粉点缀出萤火虫发出的淡淡微光。背景上浓绿茶色与宝物有序排列,构成了市松染效果,华丽的装饰性意趣是歌麿作品中少见的手法。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