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歌川丰春原名昌树,俗称但马屋庄次郎,后来改名为新佑卫门,号一龙斋、潜龙斋、松尔楼等。据考曾师从西村重长、石川丰春等人,并随京都狩野派画师鹤泽探山习画。时值西方绘画开始逐渐进入日本,在他创作活动的初期(安永三年),荷兰的人体解剖图书《解体新书》翻译出版,在当时的江户地区引起很大反响。由此歌川丰春的制作开始趋向现实表现风格,并为引进西方绘画透视法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尝试。绘画生涯后期所专注的手绘浮世绘则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代表作《樱下花魁道中图》极尽奢华,写实入微,明朗的色调和健美的人物充分展示出他的个人风格。歌川丰春对于浮世绘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创立了歌川派,栽培出一批身手不凡的门徒弟子,在各类题材都有不俗的表现。
樱下花魁道中图
歌川丰春
绢本着色
102.3厘米×41.4厘米
18世纪后期
东京 太田纪念美术馆藏
歌川丰春的两位高徒是歌川丰国(1769—1825)和歌川丰广(?—1829),他们成为歌川派引领群伦的画师。歌川丰国出生于江户神明前三岛町的制作“人形”(即木偶)之家,号一阳斋。1782年(天明二年)拜歌川丰春为师,时年13岁。他以表现理想美的歌舞伎画和美人画受到广泛欢迎。
1
今样美人合 新制姿见酒杯
歌川丰国
大版锦绘
39.4厘米×27.3厘米
1815—1825年
东京 酒井收藏
2
臯月雨之图
歌川丰国
大版锦绘
39厘米×38.5厘米
19世纪前期
东京 酒井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