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潘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流行于民间的木刻版画。17世纪后半叶,日本列岛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进入太平盛世,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大幅提高。急速发展的江户地区形成消费中心,培育了成熟的市民阶层和发达的商业文化。浮世绘就是出自民间画工手笔的大众艺术,以流畅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描绘日常生活、民俗风景,和普通百姓难得见到的歌舞伎明星、花魁美人和春宫魅惑,鲜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包罗万象,也被称为“江户绘”,可以说是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

——「序章:日本美术溯源」

【第二章 美人画】

美人画是浮世绘最主要的题材,浮世绘美人画可以分为江户初期与中期之后两大阶段。江户初期以民间风俗为主的美人画注重表现生命活力,中期之后逐渐趋于类型化,表现出某种色情的媚态。浮世绘美人画是典型的唯美世界,是在画师的理想化样式中展开的创造。总体而言,如果略去作品中不同人物的发型、服装及动态,人物形象几乎千篇一律,“总是程式化的、非个性的,并非哪一位具体人物而是一种类型”。这种倾向不仅表现在同一个画师的作品中,而且在同一流派乃至同一时代的画师中都可以找到许多共同之处,追随不断变化的大众趣味和时代风尚导致浮世绘美人画形象的模式化与共通性。日本学者加藤周一指出:“日本女性在一千年以上的绘画史中,三次成为重要主题,三次成为与男性抗衡的主角,即平安时代表现贵族女性的绘卷、德川时代初期以京都为中心描绘平民女性的风俗画,以及江户时代表现艺妓舞女的浮世绘。”

关注

江户名所百人美女 人形町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6.3厘米×25厘米
1858年
波士顿美术馆藏

以《江户名所百人美女 人形町》一幅为例,人形町是今天东京都中央区的地名,江户时代只是一条街道的名称,沿街聚集了歌舞伎剧场、传统木偶戏剧场、杂货铺和各种曲艺剧场,还有许多人偶店铺,“人形町”由此得名,是江户时代的大众娱乐街。画面上的美女手持写着“寿寿女香”的白粉袋子若有所思,白粉是江户时代女性化妆的基本材料。插图里的商铺招牌上写着“菊露香”,是当时的歌舞伎演员濑川菊之丞经营的化妆品商铺,他是江户后期有代表性的女角扮演者,因此他的化妆品特别有人气。美女梳着岛田发型,和服面料是名贵的“京友禅”,上面有精致的“鹿子染”,看上去是高级武士的公主。
此外,由于歌川国贞继承了丰国的画名,导致门徒激增,各路出版商的订单也雪片般飞来,使他的作画量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最高峰。甚至有些作品仅由歌川国贞描绘主要部分,其余则由弟子们完成。数量的泛滥难免导致质量的低落。由于他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需求,也成为幕末浮世绘大量生产时代的中坚。但是,尽管以歌川派为代表的画师继续推出大量美人画,颓废的色相表现却预示着浮世绘美人画气数已尽。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