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https://shimo.im/docs/473QMy6aQyu2my3w/」
本书是我的散文选集,大部分来自同名波兰语文集。从某种角度说,它可以被当作一本旅行指南,通向由不知名的“另一个欧洲”所滋养的文学意识。我选择用立陶宛大公国古老首都那些街道的画面充作引子。随后的两篇对话需要几句注解:托马斯·温茨洛瓦是一位杰出的立陶宛语诗人,曾是持异见者,现在在耶鲁教书。不久以前,我们一起出现在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的大讲堂内,面对约两千名学生,讨论民族主义可能会成为波兰与立陶宛和谐共存的障碍。他站在了亲波兰的角度,而我是亲立陶宛的。
——「前言」
我还记得维尔纽斯的每一条暗巷;闭上眼就能在那座城市里漫游,想着我自己的事,同时还能找到那里的一切。事实上,我有时会在梦里这么做。但它也在无可挽回地离我而去;我知道它在改变,而我不会参与其中了。我开始用一种简化的、笼统的方式去看这座城市——也许还带有更多历史的眼光。我没有体会到乡愁。当我决定流亡时,很多人告诉我乡愁可怕极了,而我诚实地回答:法国、意大利这些地方才会引起我的乡愁。我很高兴能听到威尼斯的钟声,知道只需五分钟我就能再次见到圣乔治——马焦雷教堂,它有世上最美的建筑立面。我不希望回到今日的维尔纽斯;我不能忍受待在那里。不过,我爱那座城市,而且现在逐渐开始明白它也是欧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