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者导言:艺术拯救人生 https://shimo.im/docs/ZzkLMVM8VlizlOAQ/
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
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
—— 尼采
「目录」
▷自我批判的尝试
▷悲剧的诞生
▷酒神世界观
我们所说的“感情”(Gefuehl),沿叔本华轨道发展的哲学教导我们把它看作无意识表象与意志状态的一个综合体。然而,意志的追求显示为快乐和不快,并表明其间仅有量的差异。不存在快乐的不同种类,存在的也许只是程度以及无数相随表象。我们只能把快乐理解为一个意愿的满足,把不快理解为它的不满足。
那么,感情用什么方式来传达呢?部分地,不过是很大的部分,可以转换为思想,亦即有意识的表象;这当然仅适用于相随表象那一部分。可是,在这感情疆土上始终还保留着一个不可消除的剩余。可消除的只是能够用语言和概念处理的东西,“诗歌”表达感情的能力即由此限定。
另外两种传达方式完全是本能的,它们无意识却又合目的地发生着作用。这就是形体语言和声音语言。形体语言由大家都容易懂的符号组成,通过反射动作形成。这些符号是可见的,看见之后,眼睛立即把它们翻译成一种状态,即那个造成了姿势表情又被姿势表情象征化了的状态。看者在察觉对方面部或肢体的动作时,往往会感觉到自己相应部位交感神经的支配作用。在这里,符号是一种很不完整的、局部的模写,一个简略的记号,必须对它取得一致的理解。不过,在这个场合,共识的达成是本能的,因而是未被明确地意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