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说明

本书最初来源于几盘磁带。磁带原本属于加利西亚人马努埃尔·罗曼·里瓦斯(二〇〇八年辞世)。里瓦斯儿时离开西班牙去阿根廷,在阿根廷长大,后来在德国当音乐制作人。他把这几盘磁带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带过来,送给了他的朋友何塞·马努埃尔·戈伊科切亚。二〇〇二年,戈伊科切亚把这几盘包好的磁带交给作家贝纳多·阿查加,并告诉了他磁带的来历。阿查加听完磁带,就把磁带上的内容转录成电子版。后来,《博尔赫斯生平》(二〇〇七年)的作者埃德温·威廉森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磁带中记录的这几场讲座,阿查加由此确认了磁带的真实性。《民族报》曾在一九六五年九月三十日的第六版以《博尔赫斯谈探戈》为标题对讲座进行了宣传:“十月的每周一傍晚十九点,在奥尔诺斯将军街八十二号一楼一号房,将举办以探戈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讲座内容涉及“探戈的起源和嬗变”“痞子”“世纪初的拉普拉塔河”“探戈及与探戈有关的其他内容”。最后,二〇一二年阿查加在皇家巴斯克语学院创办的杂志《埃尔雷》上发表文章讲述了这些磁带的来历。两年后,他又把磁带交给了他的老朋友塞萨尔·安东尼奥·莫里纳,并郑重交代,磁带就此托付于他,希望他能够让尽可能多的人知晓磁带的来龙去脉和磁带里的内容。莫里纳是个作家,也是马德里读者之家的负责人。他拿到磁带后,立马跟他的老朋友玛丽亚·儿玉取得了联系。儿玉是博尔赫斯的遗孀,可她说她从未听说过讲座的事情。莫里纳立刻把电子版的磁带录音发给了远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儿玉,请她辨明真伪。几星期后,儿玉确认了磁带录音的真实性。于是,莫里纳和儿玉约定,等到儿玉赴马德里之时,他们再一起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众说明磁带的来历和磁带里记录的那几次讲座。最后,这场新闻发布会是在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四日举行的(阿查加也通过在线视频远程参与了此次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参与人数众多,不仅有西班牙国内报纸的编辑团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特别是来自伊比利亚美洲的报纸编辑。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启了本书的出版历程。时至今日,本书终于与读者见面。用莫里纳的话来说,“从磁带到成书出版的整个过程,象征了伊比利亚美洲文化群体的强大合力。一个加利西亚人把一个阿根廷人的讲座记录下来,然后把录音交给一个巴斯克人,巴斯克人又将其转交给另一个加利西亚人,数次辗转,终于让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大师之一,也就是那位阿根廷人的讲座文稿得以问世”。
本书的目录、注释,以及正文定稿均得益于马蒂恩·哈迪斯的精心整理和编撰。

【第三讲 演变与传播】

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那个年代:在那之前,我们的历史是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它见证了无数次战争的胜利,很多时候它也是荣耀与艰辛并存的历史。然而,我们在世界上无足轻重。但是,在那之后,差不多从一九一〇年起,一连串让我们为之雀跃和感动的大事件接踵而来。我还记得西班牙的伊莎贝尔公主对我国的国事访问。我还记得我们的国歌里有一句歌词是“昔日雄狮匍匐在她脚下”。为了避免“匍匐的雄狮”这一表达引起公主的不快,我们礼貌性地删除了这段歌词。于是,雄狮被公主成功地扫地出门。后来,一些杰出的大人物也相继来到阿根廷,比如阿尔塔米拉教授以及阿纳托尔·法郎士。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法郎士。那个年代,讲座还算是稀有物,法郎士为阿根廷带来了围绕拉伯雷的《巨人传》展开的系列讲座。他是用法语讲的,声音很小,给人一种在谈论机密要事或个人隐私的感觉。
爱尔兰哲学家贝克莱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存在即被感知。”这句话有时候也被表述为“存在即感知”。我们再回到先前的话题。在那之前,我们感知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感知到了过去与现在,但是我们没有成为外面的世界刻意感知的对象。

关注

不管是在法国、英国,还是德国,最早一批关于探戈的报道都把它描述成缓慢、忧郁且性感的舞蹈。这样的描述完全不适用于《嫩玉米》《罗德里格斯·佩尼亚》《七个词》《雏鸡》《小奶狗》之类的探戈,甚至和《马恩河奇迹》都很不一样。要知道《马恩河奇迹》可是一九一四年以后的作品,它的曲名已经给了我们时间上的提示。但是,探戈确实在发生变化,正在逐渐变得忧伤。此外,我们还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早期的探戈要么没有歌词,要么即便有歌词,体面点讲,也是些“难以形容”的歌词,要么粗俗不堪,要么纯粹搞笑逗乐。比如下面这一段:
哥几个,快过来看看,
探戈舞会已经开场。
谁敢说自己是舞王,
就放马过来搅和一把。
还有这一段:
你快跟他说,
你在三人行里混得咋样。
唉,好吧,我也没办法。最早的探戈歌词跟郊区的米隆加歌词,跟那些自吹自擂的民间歌谣差不多。
我来自阿尔托,
那里向来只有大雨落;
晃动的黑影,
它们吓不倒我。
埃尔内斯托·庞奇奥的《唐璜》属于早期的探戈作品,也有人认为这部作品是黑人罗森多所作。它的歌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跟刚刚提到的这首歌类似的腔调。
我家住圣克里斯托弗,
人称唐璜·卡贝略,
您看我的脖颈就知道,
看吧看吧,如果您真的愿意。
跳起探戈,我是条猛汉,
当我亮出个双重切步,
即便我身处南邑,
消息也可传遍北方。
停下,嘿,停下,
停下,嘿,停下,
把你的帽子,
压低到一半。
上面这些歌词明显没有体现出哀伤的氛围。然而,歌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常常没有歌词的米隆加探戈演变为带歌词且适合演唱的探戈歌曲。个人认为,在后一类探戈当中最有名气的当数菲利贝尔托创作的探戈,如《小路》等作品。这一类探戈,我愿意称之为“哭歌”。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